楚人伐宋以救郑[1]。宋公将战[2],大司马固谏曰[3]:『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4]。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5]。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6],宋师败绩。公伤股[7],门官歼焉[8]

国人皆咎公[9]。公曰:『君子不重伤[10],不禽二毛[11]。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12]。寡人虽亡国之余[13],不鼓不成列[14]。』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15],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16],获则取之[17],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18],金鼓以声气也[19]。利而用之[20],阻隘可也;声盛致志[21],鼓儳可也[22]。』

[1] 宋:子姓国。商纣王封庶兄微子启于宋(河南商丘巿)。其后周成王亦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

[2] 宋公:宋襄公,名兹父,或作慈甫。鲁襄公九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六五一至前六三七)在位,凡十四年。在齐桓公后,史称春秋五霸之一。

[3] 大司马固谏:大司马即子鱼,原名目夷,宋襄公的庶兄,先为左师,后改任司马,掌军旅之事。子鱼屡进谏言,可是宋襄公不听劝告,刚愎自用,在战事中更受重创。固,坚决,固谏即强谏。固或为人名,固或非子鱼,殆属另一人。但下文司马督战,而子鱼则批评襄公战略错误,可能还是同一人。

[4] 楚人:芈姓国,周成王封熊绎于楚,都丹阳(湖北秭归县东)。春秋时僭称王,据有今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左传》起句前面原有“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等字,《古文观止》删之。本文补上了主语“宋公”,如此语意才能表达清楚。泓:河南柘城县北,在商丘巿的南部。

[5] 既济:既,已经,副词。既济是指完全渡河。

[6] 陈:通“阵”,音义相同。

[7] 股:大腿。

[8] 门官:国君的近身侍卫,在国守门,师行则随君左右。歼:歼灭,战死。

[9] 咎:咎罪,责备。

[10] 重伤:重(zhònɡ),再也,副词;重伤即再伤。粤语口语“重讲”、“重食”、“重去”、“重嬲”等,“重”还保留着传统的副词用法。下文“如何勿重”、“若爱重伤”二句音同。

[11] 二毛:头发有黑白二色者,一般指年纪较大的人。

[12] 阻隘:隘,扼也。阻隘即扼敌于险隘之地。

[13] 寡人:寡,罕见;谦称或指寡德。寡人乃国君自称。亡国:指殷商故国。

[14] 鼓:击鼓进攻,动词。

[15] 勍(qínɡ):强劲。

[16] 胡耇:耇(ɡǒu),长寿。胡耇乃元老、长者。

[17] 取之:杀人。

[18] 三军:军队的通称。古时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周制天子六军,诸侯三军。

[19] 金鼓:金,铙也,是一种铜质圆形的乐器。古时以金鼓号令军队进退,有鸣金收兵之说。

[20] 利而用之:利指时机。利而用之指伺机而动。

[21] 致志:达成心愿,意即向着目标前进。

[22] 儳(chán):参错不齐之貌,指阵势未定。

译文

楚人攻打宋国,以便解救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坚决地劝谏说:“上天没有眷顾商代的人民很长时间了,如果国君随意发兵,可能就无法脱身免祸了。”宋襄公就是不听他的忠告。

宋襄公与楚人在泓水作战。宋人布好阵势,而楚人还没有完全渡河。司马说:“对方人多势众,我军人少,最好在他们还没有完成渡河的时候,立刻发兵出击。”宋襄公说:“不行。”楚人都渡了河,还没有摆好阵势,司马再次促战。宋襄公说:“还是不行。”待楚兵阵势整固之后宋襄公才发兵进攻,宋军大败。宋襄公还伤了大腿,他的近身侍卫也全都被歼灭了。

宋国国民全都责怪宋襄公。宋襄公说:“有仁德的人不会再次伤害受了伤的人,不会擒拿兼有黑白头发的长者。古人带领军队,不会利用对方处于危难之地而求胜。寡人虽是殷商亡国的后人,对方阵势未稳时不会击鼓发动攻击。”子鱼说:“国君完全不懂得作战。碰上了强劲的对手,处于险地阵势未整,其实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敌方遇到障碍,而我们立即击鼓进兵,这不就解决了吗?而且我们还担心不一定能胜。何况现在面对的强敌,都是我们的死对头。虽然对手中有长者,能捕获就俘虏了,为什么又特别优待头发有黑白二色的人呢?我们训练军队,要令他们有责任感,并教他们战术,就是希望能杀敌。敌人受伤还未死,为什么不可以再杀他呢?如果你真心怜惜受伤的战士,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伤害他们;又怜惜有白头发的长者,那么最好服从他们好了。三军就是要把握时机发动攻势,鸣金击鼓就是要提振军心士气。如果能把握时机,就该在敌人困于险隘时出击;鼓声大作振起士气,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赏析与点评

本文跟《曹刿论战》比较,可见战术运用得当与否是胜负的关键,鲁庄公知人善任,信用曹刿;而宋襄公有子鱼在侧而不能用。若跟《宫之奇谏假道》对读,则宋襄公跟虞公一般,愚不可及,自以为是,不肯听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