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比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1],‘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2]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3],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4]安肯以此望人?”

    【译文】先生说:“求学的病根在于喜好名声。”薛侃说:“从前年开始,我自认为这个病开始减轻了。近来仔细省察,才知道完全没有根除,难道人必定要依靠外在的名声?只是听见赞誉就高兴,听到批评就郁闷,这就是发病了吗?”先生说:“正是。名与实相对,追求实在的心重一分,则追求名声的心轻一分,完全是追求实的心,就完全没有追求名声的心了。务实的心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怎么会有时间去喜好名声?”又说:“孔子说‘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应读去声,也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实不符合名,生前还可以弥补,死后就没法顾及了。‘四十、五十而无闻’,是说没有闻道,不是名声不被别人知道。孔子说:‘这是闻名,不是显达’,他怎么会拿名声来寄望于学生呢?”

    【注释】

    [1]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此句有二解,其一,人到死而名声不被别人称道,君子引以为恨;其二,人到去世时名声与自己的实际不相符,君子以之为恨。王阳明主张作后一种理解。

    [2]语出《孟子·离娄下》,意为名声超过了真实状况,君子以之为耻。

    [3]语出《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般理解为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不值得惧怕了。但王阳明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4]语出《论语·颜渊》:“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