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欧阳崇一

【1】崇一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然学者之知,未尝不由见闻而发。滞于见闻固非,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今曰‘落在第二义’,恐为专以见闻为学者而言,若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似亦知行合一之功矣。如何?”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1]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之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良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译文】欧阳崇一来信说:“老师讲:‘德性良知不从见闻中获得,如果说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看,记在心里,那么就是在见闻之中去寻求了,已经落在第二层含义了。’我认为,良知虽然不从闻见中获得,但学者的良知,不能不通过见闻发挥出来。拘执于见闻固然不正确,但见闻确实是良知发挥作用的地方。现在说‘落在第二层含义’,恐怕是针对那些专门以闻见作为学问的人而言,如果扩充良知到闻见中去,似乎也是知行合一的工夫,这种理解如何?”

良知不通过见闻产生,但见闻都是良知的作用,所以良知不滞留于见闻之上,但也离不开见闻。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啊。”在良知之外,没有其他知识了。所以致良知是学问的关键,是圣人教人的首要内容。如今说专门在见闻上去探求,就是没有把握关键,已经落在第二层含义上了。近来,诸位同志大概没有不知道致良知学说的,但是做工夫仍然有点糊涂,正是因为欠缺这一追问。一般而言,学问工夫只要宗旨把握准确,如果专心以致良知为要务,那么凡是多闻多见,没有不是致良知工夫的。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虽然千头万绪,都是良知的扩充作用,除了各种应酬交往,再没有良知可以扩充了。所以只是一件事。如果说扩充良知要去见闻中探求,那么这种说法就难免将良知和见闻分为两截了。这和那些在见闻上探求的人虽然稍有不同,但他们没有得到精一的宗旨,这一点却都是相同的。“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看,记在心里。”既然说选择,又说认识,那么良知没有不在这些活动中呈现的;但如果用意只是专门在多听多见上去选择和认识,那么就丢失了学问的宗旨。你在这些地方应当已经洞察分明,如今发问,正是要阐发这个学问,对同道极为有益。但是如果话没有讲透彻,那么就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了,不得不仔细辨析清楚。

【注释】

[1]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