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来书云:“此心未发之体,其在已发之前乎?其在已发之中而为之主乎?其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乎?今谓心之动静者,其主有事无事而言乎?其主寂然感通而言乎?其主循理从欲而言乎?若以循理为静,从欲为动,则于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极而动’[1]者,不可通矣。若以有事而感通为动,无事而寂然为静,则于所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2]者,不可通矣。若谓未发在已发之先,静而生动,是至诚有息也,圣人有复也,又不可矣。若谓未发在已发之中,则不知未发、已发俱当主静乎?抑未发为静,而已发为动乎?抑未发、已发俱无动无静乎?俱有动有静乎?幸教。”

    “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何疑乎?有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而感通者未尝有减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何疑乎?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则至诚有息之疑,不待解矣。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是未尝无动静,而不可以动静分者也。凡观古人言语,在以意逆志而得其大旨,若必拘滞于文义,则“靡有孑遗”[3]者,是周果无遗民也。周子“静极而动”之说,苟不善观,亦未免有病。盖其意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来。太极生生之理,妙用无息,而常体不易。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谓动而后生阳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易者而谓之“静”,谓之阴之生,非谓静而后生阴也。若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自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以至刻、杪、忽、微,莫不皆然。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若只牵文泥句,比拟仿像,则所谓心从法华转,非是转法华[4]矣。

    【译文】来信说:“这个心未发的本体,在已发之前存在吗?还是在已发之中而作为主导呢?没有前后内外浑然一体的存在吗?今天所谓心有动静,是就有事无事而说的?还是就寂然感通而说的呢?是就遵循天理顺从欲望而说的呢?如果以遵循天理为静,顺从欲望为动,那么对于所谓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就讲不通了。如果以有事情发生而感通为动,没事的时候寂然为静,那么对于所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讲不通了。如果说未发在已发之前,静止而产生运动,这是至诚有息,圣人向德性回复,这又不对了。如果说未发在已发之中,则不知道未发已发都是以宁静为主吗?还是未发时为静,而已发时为动呢?还是未发已发都没有动和静呢?都有动有静呢?请您指教。”

    未发之中就是良知,没有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有事无事,可以讲动静,但良知却不分有事无事。寂然与感通可以讲动静,但良知不分寂然、感通。动静只是讲所遭遇的时机,心之本体本来不分动静。天理不运动,运动就是为欲望所驱动。遵循天理则虽然应酬千万般变化,但未尝萌动。顺从欲望则虽然槁木死灰般的内心,也不是宁静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有什么疑问呢?有事时感通,固然可以说动,然而寂静的时候并没有增加什么。无事时寂静,固然可以说是静,然而感通时未曾减少什么。动而没有动,静而没有静,又有什么疑惑呢?没有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则至诚有息的疑惑,无需再解释了。未发就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另有未发存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另外有已发者存在;并不是没有动静,但不能以动静来划分。看古人的话,在于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揣测作者的本意,以把握根本主旨,如果拘泥于文辞句意,就有“靡有孑遗”的说法,周朝没有遗民。周子“静极而动”的说法,如果不正确理解,也未免有毛病。他的意思是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中引申出来的。太极产生万物的道理,妙用没有停息,恒常之本体却从不改变。太极的生生之理,就是阴阳的生生之理。就在产生万物之中,指其妙用无息而言称之为“动”,称之为阳之生,不是说运动后才产生阳。就其生生的过程中恒常不变的本体而言称之为“静”,称之为“阴之生”,不是说寂静之后再生阴。如果真的寂静而后产生阴,运动后产生阳,那么阴阳动静截然分开各自作为一物单独存在了。阴阳只是一气,这个气的运动状态分为阴阳,动静就是一理,按照理的隐藏和彰显区分为动静。春夏可以为阳为运动,而并不是没有阴气和静止;秋冬可以为阴气和静止,但不是没有阳气和运动。春夏这样不停息,秋冬也这样不停息,都可以称之为阳、称之为动。春夏也只是这个恒常的本体在起作用,秋冬也只是这个恒常的本体在起作用,都可以称之为阴,称之为静。从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一直到刻、秒、忽、微,无不是这样。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于体认大道的人铭心体会,不可以通过语言来穷尽。如果只是拘泥于文辞,比拟模仿,那就是所谓的本心随着法华转,不是转法华了。

    【注释】

    [1]语出周敦颐《太极图说》。

    [2]语出周敦颐《通书》:“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

    [3]语出《孟子·万章》:“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4]语出《六祖法宝坛经·机缘品》:“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法华指《法华经》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