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虽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如‘子人太庙,每事问’[1]之类,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2]。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

    【译文】“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道天理;圣人无所不能,只是能遵循天理。圣人明白了良知本体,所以什么事都知道其天理之所在,就要将天理彻底扩充到这件事上去。但不是本体明白后,天下任何事物就都知道,都能做。天下的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数不胜数,圣人虽然明白了本体,但又怎么能全都知道呢?但凡不需要知道的,圣人自然不用知道;而应当知道的,圣人自然能够询问别人。比如‘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情都问别人’之类,尹和靖说孔子‘即便知道了也还是去问,可见孔子十分虔敬谨慎’。这种理解不正确。圣人对于礼乐制度、事物名目,不必然都知道,但他知道了天理,就自然能够制定很多礼仪、准则法度。不知道的东西能够去问,这也是天理。”

    【注释】

    [1]语出《论语·八佾》。

    [2]语出尹焯,朱子《论语集注·八佾第三》引之:“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