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或问“至诚前知”[1]。先生曰:“‘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诚’、‘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邵子[2]必于前知,终是利害心未尽处。”

    【译文】有人请教对《中庸》“至诚前知”的理解。先生说:“诚是真实的天理,就是一个良知。天理的作用与流行就是‘神’,发动之处就是‘几’。具备了‘诚’、‘神’、‘几’就是圣人。圣人并不重视“前知”。当祸福来临时,即使是圣人也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道‘几’,遇到变化有应对之道罢了。良知不分前后,只要知道了现时的‘几’,就是一了百了。如果有一个追求‘前知’的心,那就是私心,就有了趋利避害的私意。邵雍一定要追求预先知道,终究是他没有完全清除趋利避害的私心。”

    【注释】

    [1]语出《中庸》第二十四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意为至诚之人可以预知未来的事情。

    [2]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北宋范阳人,著名理学家,著有《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