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的起源最早是从研磨器开始的。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研磨器,用以磨制工具或研磨粮食作物。后来,为了便于书写,需要将墨色及颜料研磨至细,于是便出现了专门研墨的砚台。

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原始人用于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色颜料。很显然,这是早期砚台的形制。

汉代由于纸的发明,使制砚工艺得到较大发展,砚台上甚至出现了雕刻纹饰。从此以后,砚台步入传统的书画艺术行列,品种日益增多,至魏晋时期就有瓷砚、铜砚、银砚、漆砚、铁砚等。

唐代,有端石、歙石等精制宝砚。宋代雕砚工艺有进一步发展,宋人把端砚、歙砚、洮河砚以及红丝石砚列为四大名砚。后因红丝石停采,于是澄泥砚便被列入四大名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