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百姓

在文学作品里,往往用“黎民百姓”来代指普通平民,这个说法怎么来的呢?

要是追溯“黎民”一词的由来,就要从我们的祖先炎黄二帝说起了。相传在炎黄二帝还并存之时,中国大地上还有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等部落。据说在南蛮中,一个以猛兽为图腾的部落联盟最为强大。这个联盟由9个部落组成,名为九黎族,以蚩尤为首。后来,蚩尤看上了水土肥美的黄河流域,就率众前来争夺。

当时生活在这一领域的是炎帝部落。为了保卫家园,炎帝和蚩尤部落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失败后的炎帝,投靠了西方的黄帝部落,组成炎黄联盟。于是,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再次激战。黄帝不仅打败九黎部落,并且取下了蚩尤的首级。战败后九黎族人成了阶下囚,被炎黄部落的人称为“黎民”。当然,这个称呼含有蔑视低贱的味道。

在炎黄部落里实行着这样一种制度,只有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姓氏权。一般来说,姓指的是妇女,氏指的是男人,比如说轩辕氏、神农氏。据《说文解字》说,轩辕随母亲姓,而他的儿子,姓氏则由黄帝指定。这一转变,反映了当时有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历史事实。炎黄二帝时期,中原大地形成了一个以他们为首的部落联盟,这个联盟约有100个氏族,各氏族有自己的姓氏。所以,这个统治集团便成为“百姓”。由此可知,“百姓”开始时,乃是部落里各氏族首领的合称,身份高贵,并非平民。

据《尚书》记载,舜时期曾经强迫黎民劳作,为的就是供养“百姓”。《尚书·尧典》记载“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后来的学者解释说,“百姓就是指百官”,汉代的郑玄注曰:“百姓,君臣之父子兄弟。”可见,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姓”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布衣平民是没有这个资格拥有“姓”的。

随着社会动荡,朝代更替,黎民有发家的,“百姓”有落魄的,因而这种区分就不是十分明显了。战国时旧贵族彻底没落,“黎民百姓”也就成了人民大众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