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法

反切法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种,即采用两个字,前一个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从而拼出字的读音,例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字的声母、宗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字注音。“反切”含有反复切摩以成音之义,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法是在东汉末年翻译梵文佛经的过程中发明的,梵文是一种拼音文字,译者在将梵文读音和汉语读音进行对比时发现汉字读音可以分作声和韵两部分然后拼读出来,这也就是反切法的源出。三国时期魏国的孙炎作《尔雅音义》,已正式采用反切法来注音。反切法的产生,弥补了直音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进步,标志着人们开始对汉语音韵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但是,反切法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反切法用于注音的上下字都含有多余的成分,造成拼读的不便;用于反切的上下字很不确定,容易造成识读上的混乱,也不便于读者进行掌握;有些窄韵,同韵同声调的字很少,不得不借用其他相近之韵的字作反切下字,因此造成了切音的不够准确。后来人们对反切法进行改良,使其变得更加简便和精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用于反切的字进行确定化,并且反切下字尽量选用不带声母的字,这使得反切法有类于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法。反切法的应用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流行了大约1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