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古代,风筝又叫做“纸鸢”或者“鹞子”,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汉代起,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测量和传递消息;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五代时期,又在纸鸢上系以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又称“风筝”。至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

历代放风筝的时间均有较强的节令性,原因在于自然季节、气候对放风筝有较强的约束力。宋朝以后,春季放风筝已成定例。清明节前后,城镇居民,多于城外空旷处放风筝。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把纸鸢列入“岁时风俗类”,即可说明风筝已有了明确的节令性。清代,仍盛行春季放风筝。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说:“百丈游丝放纸鸢,芳郊三女禁烟前。”与北方风俗所不同,南方各地常有秋季放风筝的习惯,福建省内即多取九月初九重阳节放风筝,清末风俗画家吴友如先生在《纸鸢遣兴》图中题道:“闽中风俗,重阳日,都人士女每在乌石山、于山、屏山上,竞放风筝为乐。”

明清两代的文人士子、庶民百姓都十分喜爱风筝,但是封建帝王却不许百姓在城里放风筝。原因是这样的:古代传说韩信曾利用放风筝测量未央宫远近,企图开凿地隧进入宫廷造反起事。明清两代帝王竟引为前鉴,生怕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因此明令禁止在城内放风筝。

在古代,人们还把放风筝与去晦气联系在一起。古人认为,放风筝可清目、泻内热,如果某人有灾,就将姓名写在风筝上,放至空中后,剪断引线,使其任意飞远,灾难也就可以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