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球

马球,又称“击鞠”或者“击球”,是一种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相传马球在唐初由波斯(今伊朗)传入,初时称为“波罗球”。也有人认为中国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马球,如曹植《名都篇》中“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的句子描写的就是马球运动。有可能是中国原来的击鞠运动后来参照波斯的马球进行了一定的改造,而后打马球开始为人们所普遍注意。但是马球运动由于需求条件的特殊,所以只在宫廷和军队中流行。唐代是马球运动最盛的时期,据文献记载,唐朝的中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等多个皇帝都是马球爱好者,不仅对这项运动予以积极的提倡,并且也亲身参与其中。唐玄宗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还专门颁诏将马球作为军队的训练课目之一。陕西西乾县出土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打马球壁画充分地表现了唐代马球运动的场景。画面上击球者有二十余人,皆着各色窄袖袍,足登黑靴,头戴幞头,手执偃月形球杖,身骑奔马,做出竞争击球的各种姿态,非常逼真,这为人们了解古代打马球的情形提供了生动的直观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