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夫妻

相传,有一位皇帝在登基的前一天,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皇后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当地人向来以胡须的长短衡量学识多少。而这位要登基的皇帝胡子很短,他担心登基后压不住群臣。皇后听了,便剪下自己的长发,接在了皇帝的胡须上。第二天早朝,群臣见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腰,认定其为天之骄子,无不拜服。这一佳话流传开来,人们便以“结发”来指代互助互爱的夫妻。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以“结发夫妻”指代原配夫妻,另有来由。其源自古代婚俗中的“结发仪式”。据《礼记》记载,古代女子许嫁之后,要用一种发绳将头发扎起来,以表示已经有婆家了。这条扎头发的绳子要等到成婚之后,由新郎亲自解下来。这种婚俗被人们称为“结发仪式”。

“结发仪式”是由古代的“成人礼”衍生而来的。在古代,女子15岁便被视为成年人,人们会为她举行“笄礼”。仪式中,女孩改变少女时的装扮,将长发扎拢起来,表示可以嫁人了。据史料记载,并非女子年龄到了15岁必须举行笄礼,而是在许完人家之后举行笄礼。由此,笄礼也就成了婚俗的一部分,后来便演变成了“结发仪式”。

到了唐朝,这种结发仪式已经淡化。新婚夫妇会在新婚仪式结束后,喝交杯酒,然后各剪一绺青丝系在一起,以表喜结连理,夫妻同心。因而,便有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说法。

随着婚礼习俗的变更,这种结发礼虽然已经不再拘泥于形式,但是人们还是习惯沿用“结发夫妻”来指代原配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