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对天上恒星的划分,类似西方的星座,又称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宿”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古时候的人们根据它们的出没和中天时间定四时,安排农事活动。

二十八宿分成4组,与东、北、西、南四宫和动物命名的四象相配。它们是东宫青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宫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宫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宫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意为一组星),如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称辅官或辅座。唐朝时,包括二十八宿和辅官在内的星共有183颗。

最早记录二十八宿的是春秋时期的《尚书·尧典》。现存对二十八宿最完整的记录发现于湖北省随县战国古墓(葬于公元前433年)的漆箱盖上,它记录了二十八宿的全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