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历

太初历创制于西汉,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元封六年(公元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将先前沿用的误差较大的颛顼历改为太初历。太初历由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这部历法规定,一年为365.2502日,一月为29.53086日,将原来的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等二十四节气中偶数位的节气)的月份为闰月,由此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并且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推算出135个月的日食周期。太初历在刚刚行用时,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为了验证太初历是否符合实际的天象,朝廷组织了一次为期3年的天文观测,同时校验太初历和古六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的数据,结果表明,太初历更具优越性,于是得以长期沿用,直至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前后应用了1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