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

《大公报》创刊号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其创办人是英敛之(辅仁大学倡议者之一,属清末保皇党)。英敛之在创刊号上发表《<大公报>序》,说明报纸取大公一名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英敛之主持《大公报》10年,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以敢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著称,成为华北地区引人注目的大型日报。

创刊时的《大公报》一直是书册式,一个整版直排,分上下两栏,栏之间留一空白,每栏都加了边框,对折以后即可装订成册。

入民国之后,英敛之无心主持报馆局面。1916年9月,由原股东之一的王郅隆购买《大公报》。1916年10月,王郅隆全面接收《大公报》后,聘请有过办报经历的胡政之为主笔兼经理。

1916年11月10日起,胡政之入馆一个月后,《大公报》由书册式改成了通栏式,将垂直的两栏改成四栏,以后又经过几次改革,改成六栏、八栏。在字号方面也进行了调整,各种字号大小间隔、搭配,改变了原来比较单调的状况,使版面变得错落有致。

新文化运动期间,在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1925年11月27日,《大公报》宣布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