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

燕乐起初只是一种宴请宾客时专用的宫廷音乐,在周朝不受重视,一直到隋唐时期,它的地位才逐渐变得显要,并且最终取代雅乐,成为盛行一时的宫廷音乐。

燕乐主要是供人欣赏的,强调娱乐性和艺术性,因此隋唐燕乐大力吸收民间音乐,融合少数民族以及外来俗乐,形成了一种多元的宫廷新音乐。在隋朝初年,燕乐按音乐来源和乐队编制分为七种,即“七部乐”,到隋炀帝的时候又增加为九部。唐太宗时改为十部乐,包括燕乐(杂用中外音乐)、清商伎(传统音乐)、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康国伎、高昌伎。到唐玄宗时,又根据表演形式将十部乐归为坐部伎、立部伎两大类。坐部伎在室内坐奏,人数较少,音响清雅细腻,注重个人技巧;立部伎在室外立奏,人数较多,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有时还加入百戏等。在当时的宫廷音乐中,坐部伎地位最高,立部伎次之,雅乐地位最低。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立部伎》中说:“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可见在中唐时期,燕乐已经完全取代了雅乐的地位,成为宫廷音乐中绝对的主角。

唐代燕乐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歌舞大曲。它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的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由“散序”、“中序”和“破”三部分组成。其中散序由器乐演奏,无拍无歌,节奏自由;中序入拍歌唱,多为抒情慢板,由器乐伴奏;破是乐舞的高潮,以舞蹈为主,节奏逐步加快,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著名的大曲有《绿腰》、《凉州》、《后庭花》、《霓裳羽衣曲》、《破阵乐》、《水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