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东12公里处,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它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它的营建与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见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中之物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年)回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