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朝廷中的行政首脑。宰相职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秦国的商鞅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宰相。后来秦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以分封制为基础的贵族统治阶层消失,官僚组织成了国家机器运行的载体。作为这个官僚组织的首领,宰相一职得以正式确立。但“宰相”只是对于最高行政长官的一种泛称,历史上除了辽国曾有过“宰相”这个官职名称外,其他朝代的宰相职位都采用的是其他称呼。秦汉时期行使宰相权力的官职是丞相、相国、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隋唐以及后来的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职位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担任,官职名称、权力、人数经常有变动,但不出“三省”。具体名称则有内史令、纳言、尚书令、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元代设左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制度,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行政实权掌握在军机处,军机大臣分满汉两班,两班首领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可以看出,从人选上来讲,宰相是国家政权的一个组织部门,并不一定由一个人担任,其人数经常是有变动的;从功用上来讲,皇帝只是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宰相才是具体主管全国行政的人,对于任何一个政权都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名义上没有宰相的政权也往往有事实上的宰相)。因此宰相的地位相当高,是区别于一般大臣的。宋代之前的宰相上朝时是唯一可以坐在朝堂上的大臣。只是宋太祖赵匡胤不断扩大皇权,削弱相权之后,宰相地位开始下降,上朝时也没椅子坐了。历史上,皇帝和宰相职权的划分一直都是历代政治的大题目,一般而言,皇权和相权划分得合理时,政权都能运转得很好。划分不合理的,要么皇帝好大喜功,大权独揽,将国家推向战事(如汉武帝),或者出现宦官专政(往往出现于皇权很大皇帝却无能的情况下);要么宰相专权,架空皇帝(如西汉王莽、东汉曹操、明张居正),甚至出现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