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后历入郑亚、柳宗郢幕,官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与杜牧齐名,尤工七言,构思缜密,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用典工稳。著有《李义山诗集》。

    【注释】

    ①征雁:此指南飞的大雁。②青女:司霜雪的仙女。素娥:即嫦娥。③婵娟:美好的姿容。

    【今译】

    繁噪的蝉声已经消歇,空中传来阵阵南飞的雁鸣;我站在高楼上远眺,烟波浩渺,远与天连。天上的青女与嫦娥,都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她们在月宫里,在浓霜中,正展露芳姿,争美斗妍。

    【评解】

    诗咏霜与月,首句便勾勒伴随霜月的节物:鸿雁南飞,鸣蝉断声。一实一虚,点出秋令,又以鸿雁的鸣声,衬托环境的安静。次句写夜景,水天相接,澄净空明,创造了清幽、冷寂的氛围。诗没有写霜与月,但霜月已包涵其中,令人可以想见。正如《李义山诗集辑评》引何焯语所云:“第二句先写霜月之光,最接得妙。”纪昀也赞道:“次句极写摇落高寒之意,则人不耐冷可知。妙不说破,只以对面衬映之。”三、四句咏霜月,但又不从正面绘形,而从环境的凄冷联想到传说中的青女与嫦娥,于是产生了她们不怕冷的奇思;更由夜色的皎洁,推断她们正在天上比试姿容。通过想象,既描绘了夜景,又暗示了自己的寒寂。李商隐的小诗善于创造朦胧幽幻的世界,这首诗用笔空灵玄妙,以缥缈的诗境寄托自己高洁的品格,情深意永,不露迹象,历来为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