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丁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别号醉翁,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授西京推官,贬夷陵令。后历官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提倡古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承韩愈,雄健而具有散文特点。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释】

    ①诗题原集作“戏答元珍”。丁元珍,名宝臣,景祐元年进士,时官峡州判官。②山城:指欧阳修当时任县令的峡州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夷陵面江背山,故称山城。③冻雷:天尚寒冷时的雷声。④物华:美好的事物。⑤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宋为西京。欧阳修曾官西京推官。洛阳是著名牡丹产地,所以欧阳修在这里自称“洛阳花下客”。⑥嗟:叹息。

    【今译】

    我真怀疑,温暖的春风,吹不到这遥远的天涯;已经是早春二月,这山城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种种景物都触动我思绪如麻。我曾在洛阳做官,见够了如锦似荼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嗟呀?

    【评解】

    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欧阳修当时任峡州夷陵县令。诗写夷陵节令风物,借以遣发贬官远谪的牢骚。诗以调侃起,起得很巧,一问一答,用倒装法。欧阳修在《笔说》中认为是自己的得意之笔,有了下句,上句才显得工稳。方回在《瀛奎律髓》评中也说有了这两句,“以后句句有味”。接着,诗承“未见花”写山城早春,夷陵盛产笋、橘,诗便从此二者刻绘,结合“残雪”、“冻雷”,说明节气来得晚,解释二月不见花的原因,“春风疑不到天涯”也就疑得突兀中有情理。以下,诗转入春思,听雁思归,病后感物,直接流露伤情,格调沉重凄怆。最后,诗又翻过一层,写自己不伤愁,而更让人感他伤愁的分量,又使诗不致过分沉闷低落。全诗写得抑扬顿挫,将景色与感情相互交错,有景语,有情语,也有议论,而布局自然绵密,陆贻典评说:“句法相生,对偶流动,欧公得意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