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

    杜甫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干。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注释】

    ①本诗是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九。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②凤林:故城在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南。境内有凤林关,是当时要塞。③鱼海:湖名,又名白亭海、休屠泽,在河州西吐蕃境内。④候火:亦作堠火。古代边陲建高土台,备人瞭望,如有警报,用烽火报警。⑤悬军:深入敌后的孤军。幕:井上的盖子。⑥西极:西方边远之地。⑦北庭:唐建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⑧飞将:西汉名将李广。汉武帝时任右北平太守,屡败匈奴,匈奴称为飞将军。⑨筑坛:指筑坛拜将。萧何荐韩信,刘邦建坛拜为大将军。

    【今译】

    凤林那儿的战争还没有平息,通往鱼海的道路常被阻断。通明的烽火映照着高峻的山峰;孤军深入,军中的水井已经汲干。寒风凛冽直到极西之地也被撼动,凄冷的月光照着北疆,一片寒冷苍茫。老人们都纷纷思念令敌人丧胆的飞将,不知什么时候朝廷才想到筑起拜将坛?

    【评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携家人漫游到秦州,作《秦州杂事》二十首,描述所见所闻,抒发对时事的感慨及胸中的不平。这首诗的主旨是因西部边塞屡遭吐蕃侵扰,战乱不止,因而思有良将,捍卫边防。诗前四句写战乱,通过凤林、鱼海两地名的点缀,说明战火蔓延之广;又通过烽火不息,军中水井干枯写出战争的残酷及军人生活的艰辛。第三联转以写景起兴,以凛冽寒风、凄冷寒月,烘托战争形势的险恶,从而引出对时事的忧伤,希望朝廷早日选授良将。末两句是全诗主旨,因此王夫之《唐诗选评》说是“因结二句生前六句,则情生文”。全诗一气贯注,就实见实感中提炼出富有地方特点的景物,构成寥廓凄凉的境界,饱和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