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相作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作者简介】

    李适之(?—747),一名昌,唐宗室。开元中官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拜相,遭李林甫陷害罢免。后出为宜春太守,自杀。《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

    【注释】

    ①避贤:避位让贤。语出《史记·万石君传》:石庆自惭不任职,上书曰:“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②乐圣:谓爱酒。《三国志·徐邈传》说徐邈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衔杯:指饮酒。李适之好饮,《旧唐书》说他“雅好宾客,饮酒一斗不乱”。③“为问”二句:汉翟公为廷尉,宾客盈门,及罢官,门可罗雀。此即用此典意。

    【今译】

    避位让贤我刚被免去宰相职务,喜爱饮酒如今正可尽情喝个够。我要问那些曾经奔走我门前的客人,今天又有几个前来登门问候?

    【评解】

    孟棨《本事诗》介绍这首诗写作缘起说:“宰相李适之,疏直坦夷,时誉甚美。李林甫恶之,排诬罢免。朝客来,虽知无罪,谒问甚稀。适之意愤,且为诗曰‘避贤初罢相’云云。”可见诗为抒发满肚子不平与牢骚所作。前两句写自己免相后,借酒浇愁。“避贤”二字是堂皇话,实为讥刺、愤慨。后两句写当年门下客人裹足不来,妙在以反问出之,写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诗写得坦露质朴,后人多嫌其不够“雅”,即不够含蓄敦厚。杜甫《饮中八仙歌》这样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末句即用本诗前两句。诗的出名,原因恐即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