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

    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注释】

    ①兖州:治所在今山东省兖州市。②东郡:东方之郡。指兖州。趋庭:指探望父亲。典出《论语·季氏》“鲤(孔子的儿子)趋而过庭”句。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③南楼:指兖州城楼。④海岱:指渤海与泰山。⑤青徐:青州与徐州,地当今山东东部及江苏北部。《书·禹贡》:“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⑥孤嶂:独立的高峰。此指峄山,在今山东邹县东南。秦始皇曾登峄山,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上。⑦荒城:指山东曲阜。鲁殿:指汉景帝之子鲁恭王所建的灵光殿,在曲阜城内。余:残余。⑧古意:这里指古迹。⑨踌躇:徘徊不前。这里形容感慨沉吟的样子。

    【今译】

    我到兖州城来探望父亲,初次登上南楼,纵目眺望。天上的浮云与东海、泰山相连,辽阔的平野与青州、徐州接壤。独立的山峰还立着秦始皇所建的石碑,荒城中保留着鲁殿的断垣残墙。这儿的古迹一向很多,我远远望着,不免独个儿沉吟伤感。

    【评解】

    开元二十五年(737),杜甫考试落第后到兖州去看望担任兖州司马的父亲,登兖州城楼,作了这首诗。诗首联以“东郡趋庭”引出“南楼纵目”,实事直说,便利之极,是杜诗出手不凡处。以下两联写景。一联侧重于景物的描写,承上“纵目”,写得雄浑开阔;一联由景寄托怀古之思,启下“古意”,写得沉郁精壮。最后诗以写情作结,回应首联,表达自己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及对人事沧桑的感喟;又以“独”字,言平昔怀抱,别的登临者未必会知。全诗写得章法谨严,气象宏壮,是杜甫早年律诗的代表作。查慎行《瀛奎律髓》评说:“此杜陵少作也,深稳已若此。五、六每句句尾下字极工密,所谓‘诗律细’也。”查慎行是宋诗派作家,所以对五、六句拗折劲削表示赞赏。实际上诗三、四句,纵横千里,一天一地,阔大沉雄,浑然一气,鲜明地概括了兖州一带景物,成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