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

    ①本诗是杜甫《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写客居他乡之感和怀念长安之情。②玉露:洁白的露水。秋天,白露凝结为霜,故凋伤树木。③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东长江沿岸。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巫山边。巫峡两岸皆山,水流湍急。萧森:阴晦萧条。④兼:连接。⑤塞:关塞。此指夔州(今重庆奉节)。⑥两开:再次开放。杜甫自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经云安至夔州,至此已前后两年。“开”在这里双关,既指菊花开,也指引起泪下。他日泪:因思念往事而流下眼泪。⑦孤舟一系:谓归舟长系。“系”在这里双关,既指舟系,又指心被牵系。⑧刀尺:剪刀、尺子,缝纫的工具。⑨白帝城:在奉节县东白帝山上。砧:捣衣用的石头。此指捣衣声。

    【今译】

    晶莹而寒冷的露水,摧残了火红的枫树林;远处的巫山与巫峡,更显得气象萧条阴森。江中的波涛翻滚,远远地与天相接;关隘上风云变幻,连接着大地一片阴沉。我在夔州已见到菊花两度开放,使我想起往事伤心地流泪;归舟长系,不再远去,也牢牢牵系住我思念故园的心情。寒衣还未做成,催着人赶快动起刀尺;站在高高的白帝城上,晚风传来了阵阵捣衣的砧声。

    【评解】

    这首诗是组诗的总纲,以下七首,都由本诗引发。诗从眼前的秋景写起。第一联点出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夔州附近的巫山巫峡,以“露凋伤”、“气萧森”形象地展示萧瑟而引人伤神的秋意。次联进一步写秋景,以“江间”句承“巫峡”,“塞上”句承“巫山”,用波浪连天、风云匝地显示景色的阴晦,把上句的“气萧森”具体化。这四句表面是写景,又体现了诗人对家国的忧伤,“影时事,见丧乱凋残景象”(《杜臆》)。第三联转到自己,点明羁旅乡思,写出心中的沉重。尾联把身世之感与客观景物紧密联系,因砧声想到寒衣,又以客地无衣想到作客的难堪。这四句表面写情,但情中有景,因为将景融入了情中,所以极为含浑。全诗情意深挚,气势磅礴。音节舒促相间,富有变化。用字造句,密散结合,有顺述,有倒装,有明舒,有暗点,使诗意象飞动,蕴含无穷,是杜甫七律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