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碗“双口吕”

老早以前,杭州城里有个姓孟的绍兴人,家里有个瞎眼老母亲。因为他人生得矮小,大家叫他“小绍兴”。他住在城隍山脚下,天天半夜起来磨米粉,蒸松糕。天一亮,就挑起松糕担,沿街叫卖。由于粉磨得细,糕制得又甜又松,大家都爱吃。

这天正是大年初一,杭州人正月初一登城隍山,除了烧香游山外,还为了讨个“步步登高”的吉利,吃松糕也为讨个“高高兴兴”的好口彩,小绍兴的松糕生意也就格外好。过了一歇工夫,一担松糕就卖完了,只剩下一块,这是留给他瞎眼母亲吃的。因为刚蒸出来的热糕,母亲舍不得吃,叫儿子去卖铜钿,卖不完的冷糕她才肯吃。小绍兴很孝顺娘,日日留一块糕给娘吃。现在他糕担里只剩下最后一块松糕了,挑起空担想回家。

城隍山上,十分热闹。小绍兴经过城隍庙门口,有个乞丐伸手向他乞讨。小绍兴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看着老头儿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很是可怜,便从身边摸出个铜钿给他。谁知这老头儿不要铜钿,却要一块松糕。小绍兴为难了,心想:糕担里只剩最后一块了,给了老头儿吃,自己的娘就没得吃了。又一想:难得一日娘不吃糕,只要给娘讲清楚,娘是不会责怪的。所以,他就把松糕给了老头儿。第二天,他又碰到了老头儿向他讨糕吃,他又给了糕。这样一连七七四十九天,天天给老头儿吃一块松糕。

这一天,白发老头儿见小绍兴愁眉苦脸,便问:“你有啥不如意的事?”

小绍兴答道:“连日阴雨,生意清淡,糕卖不完,娘多吃了几块冷糕,得了重病,叫我怎能不急啊!”

老头儿听罢,哈哈大笑:“别急,别急。”说着拿出一个葫芦给小绍兴道:“这是好药,我吃了你七七四十九块糕,一文也没给你,这药就算作糕钱。你回到家里,如此这般地去制糕,你娘吃了就能病愈。”

白发老头儿的一席话说完,一阵风吹得小绍兴眼睛也睁不开。风过了,奇怪,这个白发老头儿却不见了。

小绍兴回到家里,按照白发老头儿指点的方法制糕,把葫芦里的药倒了一点出来,放进糕粉里,把松糕蒸熟,一块块用炭火烘烤成金黄色。烘糕辰光,散发出一股奇香。小绍兴的娘已三天三夜吃不进东西,一闻到这股香味,就感到腹中饥饿,她问儿子道:“这香味是从哪里来的?”

小绍兴答道:“是烘糕的香味。娘,快吃糕吧,吃了这糕,你的病就能好起来的。”

母亲问道:“糕又不是药,怎能治病呢?”

小绍兴说:“娘,你吃吃看,到底灵不灵?”

于是瞎眼母亲就吃了这糕。说也奇怪,糕刚吃下去,病立刻好了。

小绍兴一见,高兴得跳起来,叫道:“嘿,我真的碰到神仙了!”于是把白发老头儿讨糕送药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母亲。

瞎眼母亲问:“你看见他与其他求乞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小绍兴想起来了。他说:“这白发老头儿睡在庙门口,是两只破碗合起来当枕头的。”

瞎眼母亲一听,想了想,笑道:“对了,人家说双口为‘吕’。凡是碗都有个口,两只碗叠在一起,就成为上下两个口,不是仙人吕洞宾还有谁?”

小绍兴在城隍山遇仙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想来尝尝“仙糕”,于是他专门做这种糕。大家一尝果然异香扑鼻,吃起来松甜可口,就把松糕改名叫“香糕”。因为这种糕是小绍兴做的,大家就称它为“绍兴香糕”。后来生意越来越好,小绍兴卖香糕的担儿变成了香糕店铺了,开店总要有块招牌,因为他姓孟,就请人写了块“孟大茂香糕店”的招牌,意思是生意越做越兴隆。绍兴一带的店家见“香糕”这样受人欢迎,便都学着做。从此,“绍兴香糕”就出了名。

李永海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