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王射潮

钱塘江的潮水从来就是很大的,潮头高,冲击力猛,因此两岸堤坝,总是这边才修好,那边又被冲坍了。真是“黄河日修一斗金,钱江日修一斗银”呵!那时候,潮水给人民带来的灾害,从这话里,也可想见了。

到唐朝末年,有个吴越王叫做钱镠的,勇猛无比,当时人们都称他为“钱王”。

钱王治理杭州,感到各种事情都容易办,就是这道钱塘江江堤修不好,因为刚修好,潮水一下冲来,又冲坍了。手下人更愁,潮水一昼夜,都得来两次,想修好堤,难哩!修不好,又怕钱王发脾气,于是大家一商量,跑来报告钱王道:

“大王,这江堤是没法修好的呵!因为钱塘江的潮神在跟我们作对,等我们快修好时,他就兴风作浪,鼓起潮头,把江堤又冲坍啦!”

钱王听了满肚火,气得胡子一根根直竖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厉声喝道:

“呸!为什么不把那潮神拖来宰了?”

手下人慌忙奏道:

“这不能够,这不能够!他是潮神,跟海龙王一起住在海里,我们没法找。何况,他来时,在潮头里随水翻滚,我们凡人,既看不见,更没法捉他,就是乘铁船去找,也会给潮头吞没了的。”

钱王听说,气得两眼冒火,吼道:

“呔!难道就让这小小潮神胡作非为吗?不行!”

看看手下,没人吭声,他就叫道:

“好,我去降伏他!到八月十八,调一万弓箭手到江边,我倒要去看看这个潮神!”

你道钱王为什么一定选在八月十八呢?原来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这天潮头最高,水势更加凶猛无比,潮神会在这一天,骑着白马,在潮头上驰来奔去的。

八月十八到了,钱塘江边搭起了一座大王台,钱王一早就来到台上观望动静,等待潮神。可是一万名精悍的弓箭手,还陆陆续续没有到齐哩!钱王见了大怒,喝令迅即聚齐,列成阵形。

这时,有位将官,上前禀道:

“大王,弓箭手向江边来,得过宝石山,那儿山高路窄,仅容一人通过,还得上山下山,一时难以聚齐!”

钱王听说,喝道:

“呀呸,这不是要耽搁我消灭潮神吗?”

说着,立即跳上千里驹,飞也似的奔到宝石山。他一看,果然这样,忙到山顶,向四面一望,见到山南面有条裂缝。钱王坐下,把两脚顶住对面山石,屏住气,用尽力,双脚一蹬,呵哈,这座山竟被他蹬了开来,中间出现了一条宽宽的道路。将官士卒见着,无不惊奇,人人喝彩,个个欢呼,踊跃穿奔而过,没多久,全部弓箭手都聚齐到江边了。

从此,宝石山有了“蹬开岭”这条山路,钱王那双硕大无比的大脚印子,直到今天,还深深地陷在石墙上面哩!

钱王下了宝石山,又四处巡视一番,回到江边大王台上时,一万名精兵,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张弓持箭,怒视江面,早已排好阵势了。

钱塘江沿岸百姓,受尽潮水灾害,修堤治水,无不欢喜,无不尽力。今天听说钱王射潮神,都争来观战助威,家家闭户,人人出动,几十里路长的江岸上,黑压压地挤满了人。钱王见到这般声势,更加欢欣,叫人拿来纸笔,写了两句诗道:

传语潮神并水府,

钱塘借与筑钱城。

写罢,将诗稿投进江里,大声呵斥道:

“呔,潮神听了!你如应允,就不得把潮水涌来;如若不听,那就别怪我不留情了!”

岸上军民,闻声欢呼,如鸣巨雷,鼓掌顿脚,长堤都为之震动,人人欢欣鼓舞,盯着江水,观看动静。

可是潮神并不理睬钱王告诫,没多一会儿,但见东边江天之际,出现一条白线,声如闷雷,飞驰滚来,愈滚愈快,愈来愈猛,及至近旁,就像爆炸了的冰山,倾倒了的雪堆,翻江倒海,铺天盖地,奔腾翻卷,直向大王台冲来。钱王见了,把弓拉满,大吼一声:

“射!”

“嗖”的一箭,自己先向潮头射去。霎时,万名精兵,竖眉怒目,齐声呼应,万箭齐发,直射潮头。百姓拍手跺脚,呐喊助威。

钱王射潮 - 图1

一万支箭射了,又射一万支!

一万支箭射了,又射一万支!

接连射出三万支箭,竟逼得那潮头陡然壁立,再不敢向前倾泻,在激起来的水墙上头,喷珠溅玉,似天垂珠帘,光彩耀目,久久,潮头忽然向左倒伏,滚滚向西遁去。钱王下令:

“追射!”

那潮头慌慌张张逃窜,弯弯曲曲,流成个“之”字形,愈逃愈没力了,最后,潮水在这里竟然销声匿迹了,此地就是今天的“之江”。

江堤筑成了!

人们为了纪念钱王射潮功绩,就把这堤称为“钱王堤”。

陈玮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