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珪创徽墨

中外驰名的徽墨,世称“廷珪墨”,《辞海》注释为南唐李廷珪所创。其实,李廷珪原本姓奚,名叫奚廷珪。奚廷珪为什么改姓李,名为李廷珪呢?这里面有个传说。

距今一千多年前,五代时候,河北易水(今易县)有个老墨工,名叫奚超。奚超的老伴和大儿子在连年征战中相继过世,身边只剩下一个幼子名叫奚廷珪,父子俩相依为命。老墨工在易水实在混不下去了,只好带着小廷珪离乡背井,谋求生路。

奚超父子经过长途跋涉,辗转来到安徽新安(今徽州)。新安可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父子俩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奚超见林木漫山遍野,松树甚多,但凡制墨所需的原材料,都应有尽有。于是,便重操旧业,经营了一个小墨铺,日子过得蛮不错。

日子好过了,奚超把小廷珪送到新安学馆念了两年书,就接回家跟随自己学制墨,帮着照顾买卖。谁知奚廷珪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几年工夫,不但把老墨工的制墨技艺全学到手,而且还想出了不少新点子。奚家墨铺越来越兴旺,在新安逐渐有了名气。

新安,那时归属南唐管辖,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词人李后主李煜。李后主虽身为国君,可不大过问政事,成天舞文弄墨,赋诗作画自娱。官府出重金聘奚廷珪制作精墨,供李后主使用。

奚廷珪是个出类拔萃的墨工,在官府的支持下,他孜孜不倦地寻找新的墨源,改进传统技艺。他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桐油烟和漆烟远远胜过松烟,是制墨的头等原料。他把金箔掺进墨团捶打,制成的墨写起字来,墨迹闪闪发光,又不退色。他还把麝香、冰片、公丁香等贵重香料掺进墨中,使墨锭郁香常存,不蛀不腐。在墨的造型上,他也做了改进,请名匠雕刻成精巧墨模。因此,奚廷珪制作的超级精墨,不仅质量精纯,造型也美观大方。

官府把奚廷珪制作的一盒精墨献给李后主,李后主打开一看,爱不释手,立即把他宠信的文人近臣找来评墨。当内侍在砚台中放上水,轻轻研磨时,一股甜甜的幽香由淡变浓,弥漫屋宇,人们精神不禁为之一振。李后主又亲自试墨:持笔蘸墨,只觉墨汁润泽,不胶不涩;挥笔作书,墨落纸上,乌黑放光,不浸不晕。随后李后主又令一个文人画了幅水墨山水画,但见画面浓淡分明,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尽如人意。李后主大喜,文人近臣也交口赞扬,大家评定它为墨中瑰宝,天下之冠。于是,李后主传旨把奚廷珪召进宫,封他为制墨官,赐姓李。从这以后,奚廷珪就改名叫李廷珪。

李廷珪任制墨官后,在原料、配方、工艺上继续做了许多改进,最后终于获得了“落墨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历史上把李廷珪制作的精品叫作“廷珪墨”。因它发源于徽州,代代相传,后来就简称为“徽墨”了。

曹定焻 讲述

于青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