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皮裹姑娘

从前,杭嘉湖一带都把蚕花娘娘当作养蚕业的祖师。蚕花娘娘又叫“马头娘”。过去的乡下,有许多供奉马头娘的小庙,庙里有匹泥塑的马,马背上骑着一个姑娘(有的地方骑三个姑娘),她就是马头娘。据说马头娘小时候喜欢吃一种米粉做的小汤圆,所以有个风俗习惯,这一带的养蚕人家,一到蚕宝宝三眠,就家家户户都做米粉小汤圆,拿来祭祀马头娘,这种汤圆就叫“茧圆”。

蚕花娘娘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则古老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男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家中妻子已经过世,只留下一个小姑娘,喂着一匹白马。

小姑娘一个人闷在家里,实在寂寞。她一心盼着爸爸早一天回家,可是爸爸偏偏不回来。从月圆盼到了月缺,从花开盼到了花落,盼呀盼,盼呀盼,就是不见爸爸的人影。小姑娘心里烦呵,就摸着白马的耳朵开起玩笑来了:

“马儿呵马儿,你要是能马上去把我爸爸接回家,我一定和你结为夫妻。”

说来也怪,这马听了小姑娘的这番话后,点了点头,竟朝天长嘶一声,奋力向前一蹦,拉断缰绳,就朝外飞驰而去。

再说小姑娘的爸爸在千里之外,这天忽然看见家里的白马奔到,心里奇怪。这时,那白马跑上来,一口咬住他的衣裳,就朝外拽。他心中一个格登,以为家中发生了意外的事,一时心慌意乱,来不及细想,连忙跨上马背,朝家中赶去。

跑呀跑,终于赶到家了。谁知道自己的女儿却笑眯眯地在门口迎接他呢。一问,家中什么灾祸也没发生,只是女儿想念爸爸,才让马儿来接他的。他这才松了口气,就随手将马儿拴到了马厩里。

哪里知道,从此以后,那白马就变了。它一看见姑娘就会高兴地大声嘶叫起来,还千方百计跑到姑娘的身边来,迟迟不肯离去。哎哟哟,这可怎么办呀?姑娘心中害怕,红着脸要躲开它。而那白马却拦住姑娘,不让她走。

后来,她爸爸起了疑心,就悄悄地把女儿找去,细细盘问起来。这一问,才知道出了大岔子。唉!难道就真的让他们配为夫妻吗?这怎么行呢!这事要是张扬出去,岂不是难听死啦。不行,不行!她爸爸前前后后想了三天三夜,终于下了决心,一不做,二不休,一箭射死白马。剥下马皮,晾在院子里。

白马一死,姑娘的爸爸松了口气,再也不怕它作怪了,就又出门去办事。谁知道他前脚刚出门,后脚又出了事。

这天,姑娘走过晾马皮的地方,不知怎的,忽然刮起了一阵旋风,马皮从竹竿上滑落下来,正好裹住了姑娘。姑娘一声惊叫,就不由自主地朝门外冲去。等到她爸爸赶回来寻找,她早已无影无踪啦。

好几天以后,人们才在树林里找到了那姑娘。只见雪白的马皮正紧紧地贴在她的身上,她的头也变成了马头的模样,嘴巴里正不停地吃着树叶,吃饱了,又吐着亮晶晶的细丝,不顾死活地把自己的身体缠裹起来。

从此以后,世界上就有了这种动物。因为它最后用丝来缠住自己,大家就把它叫作“蚕”(“蚕”和“缠”谐音)。又因为它是在吃了树叶后丧失性命的,所以就把那种树叫作“桑”(“桑”和“丧”谐音)。后来,人们慢慢学会了采桑养蚕,借此来改善生活。大家想:要不是那个姑娘现身说法,养蚕也就无从说起。于是就尊奉她为养蚕行业的祖师。

希稼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