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伤白毛猴”

清朝康熙年间,上虞南乡有一无赖,此人精瘦干巴,脸上长着一对白眉,人们叫他“白眉猴”。

白眉猴无家无业,东游西荡,到处占便宜、吃白食,人人都讨厌他。比如,谁家遇上了红白喜事,都得先把他安顿好,稍有怠慢,他会弄得你哭笑不得。当地人有句俗语:“若要安耽,先拌猴饭。”

这个吃东家,穿西家,终年游手好闲的白眉猴,还要拈花惹草,专门欺侮那些年轻寡妇和外来卖艺的女子。这些妇女遭到侮辱,大多不敢声张,只得泪往肚里吞。白眉猴却厚颜无耻,自鸣得意。

春节到了,南乡请戏班子演戏,这可喜坏了白眉猴。他活像一只满月小狗,摇头甩尾巴,台前台后乱蹿。这天清晨,有一位女艺人在祠堂后面的小树林里练功吊嗓子,白眉猴见了垂涎三尺,悄悄来到她的身边,嬉皮笑脸地挨上前去。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银圆,丁零当啷地敲了起来。那女艺人不去理睬他,扭身换了一个地方,可白眉猴却跟过去盯住不放,一边把银圆递过去,一边就动手动脚。谁知那艺人是个武旦,见瘦猴来调戏她,就动了怒,飞起一脚,不偏不倚,踢飞了白眉猴手中的银圆。这下,白眉猴有理了,一把去抓女艺人前襟,要她赔钱。谁知女艺人眼明手快,“啪啪”两记耳光就甩了过去,打得白眉猴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响亮的耳光惊动了在附近练功的艺人们,他们见有人欺侮同行,个个拔拳相助。白眉猴一看势头不对,就急忙往后退,谁知顾前不顾后,一不小心,跌进了池塘。他穿着一身棉衣裤,在结着薄冰的冷水里挣扎,一连喝了几口水,竟很快断了气。地保一见出了人命案子,扣下戏班子,上报官府。

新春佳节,县官做客也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管这种事,就差绍兴师爷去办理。

“误伤白毛猴” - 图1

戏班子慌成一团,恳求师爷帮忙。师爷实地问明情况,觉得白眉猴确是害群之马,死得活该,同意笔下留情。

师爷回衙写好呈文,交与县官。县官见呈文上写着:

新春佳节,演戏庆贺,戏班子武旦不慎误伤白眉猴。地方合议,罚戏一台作赔。情况属实,望准。

县官老爷不知这“白眉猴”是个人,看完后哈哈大笑道:“管它白眉猴黑眉猴,无非死一只畜生,何必大惊小怪!不过赔一台戏也好,新年新岁,大家热闹热闹吧!”于是就提笔批复。

死了一个无赖,南乡人借此又能看戏文,当然高兴。戏班子觉得大事已了,乐意受罚,戏演得更加卖劲。大家都称赞绍兴师爷聪明能干,妙笔生花。

天乐 桑梓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