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上蚤”学艺显才能

今天说一个梁山好汉时迁小时候跟他师傅赵华阳学艺的故事。

时迁跟着师傅学艺,转眼间已有一年了。一天,师傅对时迁说:“今晚,跟我走一趟,看看你学得怎么样。”时迁高兴地答应了。

夜里,师傅在前,时迁在后,走了很多很多路,来到一座黑幽幽的大庄园前。在穿过一片树丛时,师傅用手朝下一指,说:“记住,这儿有眼深井。”时迁嘟囔着说:“记它干什么?”“干什么?自己动脑子!”

走着走着,师傅又往身边一指,说:“记住,这儿有堆土坯。”时迁又嘟囔着说:“记它干什么?”“干什么?自己动脑子!”

又走出不远,来到庄园大墙边,他们“噌噌”翻过围墙,师傅回身又用手朝墙下一指,说:“记住,这儿有个鸡窝。”时迁又嘟囔着说:“记它干什么?”“干什么?时时处处都得动脑子!”

这座大庄园是县太爷小舅子的家,这家伙盘剥老百姓的手段可辣啦。今夜师傅领时迁来,是要取他的不义之财去周济百姓的。此刻庄园里静悄悄的,两人轻手轻脚溜到一座小楼下,撬开窗子,钻了进去。师傅打开一个大钱柜,悄声对时迁说:“进去,挑值钱的东西往外递,我接着。”时迁一纵身跳了进去,一吊一吊的大钱,一捧一捧的珠宝金器,直往外递。递了一会儿,忽听“砰”一声,柜盖关死了;又听“咔嚓”一声,上了锁。时迁心里一惊,忙压低声音喊师傅,可是一点回音也没有,急得他顿时心里发了毛。时迁想:这可咋办哪?老这样待在黑咕隆咚的柜子里,就是不让人家开柜逮住,憋也得憋死啊!他脑子一转,计上心来,一拳头砸到自己鼻子上,立刻血流如注。他又张手一抹,抹了个大红脸;随后,放开嗓门,抡起拳脚,在柜子里又敲又喊。

柜里的敲打喊叫声惊醒了庄园里的人,一会儿,喊声四起,人们破门而入。有人叫喊着:“准备家什,门窗都把好!”接着锁头打开,柜盖掀起来。这时,时迁猛地伸出脑袋,粗声憨气地说:“本财神爷为你家送宝来了!何人胆敢如此无礼?”人们借着灯笼火把的亮光,一见这个大红脸,慌得扔下锹镐、棒子,“咚咚咚”齐刷刷地跪了一屋子。时迁趁机一个高儿蹿出来,穿过人群,冲出屋子,撒腿就逃。

那一屋子人,听到脚步声去远了,猛地醒悟过来,知道上当了,于是一声叫喊,举着灯笼火把,抡起锹镐、棒子追了出去。

再说那时迁跑到围墙下,双手朝鸡窝上一点,腾地一下就跃出墙外。跑了没多远,想起那堆土坯,随手抓起一块,来到深井边,回头一望,见人们开了大门追上来,就“咚”一声把土坯投入井中,闪身躲进树丛中。

人们追到井边,一个说:“别追了,刚才‘咚’一声,准是他吓得跳井了。看,井里还冒水花呢!算了,等明天捞人就是了。”

时迁看人们回去,正要转身往回走,突然背上挨了一巴掌,转头一看,正是师傅。只听师傅满意地笑着说:“干得好,干得好!你可以出师了。”

第二天,时迁把拿来的钱财,一家一户分给了穷苦的老百姓。回到家,师傅笑着迎上来说:“告诉你个好消息,高太尉闺女出嫁,今天就要拜花堂了。那老贼一向敲骨吸髓,鱼肉百姓,单是他闺女那一头,首饰就价值万贯!贤徒,不知你敢不敢去一趟把它盗来。”

时迁说:“徒弟不是胆小鬼,怎么不敢去?”他想了一下,问道,“但不知她婆家有没有小叔子?”师傅说:“有,大大小小,像台阶似的排了一大串。”

时迁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说:“太好了!今天傍晚新娘入洞房,正好下手。不过我单枪匹马可不成,只要师傅肯出面,帮个小忙,我保管马到成功!”“好,好!师傅今天听你的。”

当下,师徒两人上了路,紧走慢赶,待到日落西山,恰好赶到城里。

他俩来到一座四合大院,只见大院内外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达官显贵,进进出出,热闹得胜过七月十五的大庙会。

师徒俩换上新衣裳,混进大院里。时迁一眼看见圈里有几口大肥猪,便朝师傅使了个眼色。师傅会意,趁着院里乱哄哄的,就悄悄地打开圈门,赶出两头大肥猪。时迁站在大门边,看看师傅走出老远了,就折身进院,忽然大喊起来:“来人,抓贼,抓贼啊!贼偷猪了!看,朝那边跑了!”

这一喊,可就乱了营!人们“呼啦”一下冲出大院,青壮年骂爹叫娘地往前追,老年人站在门口打眼罩,连新郎也伸长脖子跑出了洞房。

时迁一看机会已到,便快步来到新房里,对着新娘子一拜,“新嫂嫂,咱家遭贼了!母亲大人害怕出事,请您把首饰都摘下来,藏到保险的地方去。”新娘子独自待在屋里,心里本来就有些忐忑,一听这话,马上动手摘首饰。时迁也上前帮忙,摘光了,包了一小包,转身就走,一闪就没影了。再说那伙人追出城,找到了大肥猪,却不见偷猪人的影子,也只好往回走。

时迁躲过众人,赶上师傅。师傅见“万贯家财”到手,很高兴,可是走出不远,又叹口气说:“人老了,经不起折腾,我有点腿痛,走不动了。”时迁眼珠一转,把小包递给师傅,“师傅,你稍等一会儿,我给你去弄匹马来!”“好,去吧!”

时迁一闪身就没影了。他赶上那伙回城的人,喊道:“喂!快,快,那个偷猪贼就在前面坐着,他累得走不动了!”那伙人一听,连忙又折回身,脚步咚咚,七嘴八舌地乱嚷:“那边,在那边,堵住他!”师傅一听,叫声“不好”,提起小包,拔腿就跑。他毕竟是人老功夫在,飞也似的,一口气就跑出了十多里,早把追的人甩得没影了。到了家,前脚进门,后脚时迁就跟回来了。

师傅问:“你给我弄的马呢?”

“你这不是回来了嘛,还要它干什么?”

一看他那沾沾自喜的样子,师傅就明白了,“好,好,你小子连师傅都给捉弄了!你可以走了,水泊梁山正需要你这样的人呢!”后来,时迁真的告别了师傅,投奔梁山,成为众人皆知的“鼓上蚤”,名扬天下了。

李志文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