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叶庄”和“踏雪斋”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话也对也不对。下面,讲一段两个名医冤家变亲家的故事。

当年,苏州城里有两个名医,一个叫叶天士,另一个叫薛雪。虽然两个人的医术不相上下,但由于有人替叶天士捧场,因此,叶天士的名气要比薛雪大得多,招牌也越挂越响,前来就诊的络绎不绝。薛雪心里就慢慢不服气起来,听到一点风言风语,就当是叶天士在背后讲他的坏话。犟脾气一发作,薛雪为自己的住所取了个名字,叫“扫叶庄”,路上见了叶天士,头一别,睬也不睬。叶天士想:你有啥了不起,自己本事蹩脚,埋怨我做啥?心里一气,也为自己的书房起了个名字,叫“踏雪斋”。

好!这一来,两个名医变成了针尖对麦芒,一个要“扫叶”,一个要“踏雪”。结果呢,“叶”也扫不掉,“雪”也踏不平,反而结了一对冤家。

一天,薛雪路过叶天士门口,发现叶家上上下下,神色慌张,一个个手忙脚乱,不觉有点幸灾乐祸,拉住门口的一个用人问:

“府上出了啥事体?”

用人说:“老太太卧床不起,病势越来越重,我们老爷心里急啊。”

“噢?你家老爷是当代名医,有起死回生之术,难道会治不好自己母亲的病?”

“喏喏喏,老爷你有所不知。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道理啊。我家老爷早就为老太太开了一张药方,就是不敢用哪。”

“为啥?”

“喏,方子里有一味药,非同小可。”

“啥药?”

“红砒!”

“噢,这个……”薛雪听到这里,心里不觉一动,不再问下去,就回他的“扫叶庄”去了。

这一夜,薛雪翻来覆去睡不着。起初,他想叶天士枉为名医,竟会为一张药方左右为难。自己憋了多年的一口闷气,总算吐了出来。不过,再想想,要是我的老母亲生了病,自己敢不敢用红砒呢?是啊,红砒极毒,做医生的哪个不知,啥人不晓。要是一个不小心,出了差错,怎么了得!这时候,自己是多么需要有个同行来一道商量商量,帮助出出主意啊。叶家的用人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话是有道理的嘛。这样一想,又觉得自己不该幸灾乐祸。俗话说,上半夜想想人家,下半夜想想自家。薛雪将心比心,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一早,叶天士正愁眉不展,一位客人从外而入。叶天士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常常想要“踏平”的冤家对头薛雪。开头,叶天士觉得十分奇怪,以为薛雪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所以肚里存着戒心,脸孔上冷冰冰。等到薛雪说明了来意,叶天士不觉心中一热,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十分惭愧,连忙请薛雪到老太太房中去看病。

薜雪把脉下来,仔细一想,提笔刷刷刷写下一张方子,叶天士拿起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薛雪的方子,竟跟自己早几天开了却不敢用的那张方子一模一样,内中也有一味红砒。叶天士连忙拱手请教:

“薛年兄,这红砒能用吗?”

薛雪微微一笑,坦率地对他说:

“我早从你底下人口中得知,你想用红砒而又有所顾忌。我想,当局者迷,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特来助你一臂之力。今天诊断下来,觉得年兄不愧为当代名医,对症下药,这红砒用得很有道理。你就不必再犹豫了。”

叶天士十分感动,终于用薛雪开的方子,治好了母亲的病。

从此以后,冤家变成了亲家,两人来来往往,十分亲密。叶天士逢人便说:薛雪医术高超,是他治好了我老母亲的病;薛雪呢,却一再申辩,说叶天士不愧为当代名医,这张方子,其实也是他自己先开出来的。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医术,取长补短,为祖国的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剑君 口述

希稼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