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山·智水·高人(代序)

多年以后,再次强烈思念起我的初中老师余炳松先生,缘于前年一次衢州出差。衢州是我的故乡,那里的一切都令我注目。那天晚上,我独自在宾馆房间里上网,不由自主地点进衢州门户网站“人文开化”栏目,突然眼睛一亮,“风韵塘坞”四个字赫然在目。哦,塘坞,我的故乡!塘坞,曾经的穷乡僻壤,现在的欠发达地区,竟然也能与“风韵”二字并列?再看里面的内容,人文地理、风景名胜、民间故事、乡俗俚谚……记得读初中时,语文老师余炳松先生曾经布置给我们一个别有趣味的作业:收集民间故事谚语。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无穷乐趣,也锻炼了文笔,一些精彩的故事谚语至今还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细细品读“风韵塘坞”,发现执笔者之一正是余老师。对余老师及其同仁的感佩油然而生:人道“谁不说俺家乡好”,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一方古老而平凡的水土,他们却一往情深、念兹在兹,搜罗出如此丰富的民间奇珍异闻,挖掘出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我深知,唯有对这方水土怀有眷眷深爱,方能在笔端充满诗情画意;唯有站在人与自然融合的高度,方能发现其中的风雅韵味!

余老师是地道的塘坞乡人,为本乡最高学府塘坞中学(初中)公办教师。记得初中两年,余老师既教语文,又当班主任。他身体结实,走路生风,说话干脆,板书遒劲有力,写字每到一捺时一定要用力顿一下,煞有气势。但上课时循循善诱,总是埋伏下许多问题叫我们回答,我则成了他的“杀手锏”,每当大家回答不出时就被点到。每个单元结束就布置一篇作文,优秀者即令其用方格纸誊写得工工整整贴到墙上,并题上刊头,添上刊尾,办成一个专栏。我的作文常常被选作头篇。余老师又鼓励我们阅读课外书,小说、诗歌、散文、期刊,体裁不限,多多益善,恨不得图书室里的书都让我们吞进肚子里。我日后偏好文科,会写一点文章,首先要归功于余老师的教诲。

《风韵塘坞》重新勾起了我对余老师的思念之情。经过辗转联络,今年国庆长假我终于见到了想念已久的余老师。他似乎还是我记忆中三十多年前的模样,两眼有神,皮肤细腻,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谁会相信他已年近八十了呢?这次面晤使我对余老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钦佩和感动也愈加强烈了。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人生本来是很平淡的,他在塘坞中学一待就是十几年。何况他的体质并不像别人看上去那么好,五十岁不到就因心肌炎而病休了。然而,“功夫在诗外”,正是病休后的余老师活出了滋味和精彩,整个人生焕然一新。一开始,他就以寄情山水来消磨时间,在河滩山边搜寻异石珍奇,于是从中发现了一个新世界,玩起了今天也很时髦的石头工艺。也就在山谷沟壑的寻寻觅觅、徜徉漫步之中,他的身体倒慢慢恢复了。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进塘坞的山沟沟,他闻风而起,试水商品经济,在家里办起了全乡首家文化商店,经销纸簿笔墨及对联年画之类,并根据乡村文化需求,自己设计和制作联轴出售,次年就获利近一千元,这在当时可是笔不小的财富,大大缓解了一家七口的经济问题,这一年他正好五十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那些艰难岁月里,他在努力实现全家温饱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五个孩子的精心教育和培养,先后把两儿两女送进了大专院校,一门四人“跳龙门”,这在当地是前所未有的盛事。1988年,在治疗心脏病过程中,他突发奇想,捡来几只工厂废弃的锈铁球,玩起了健身球操,一两年下来练就了双手翻飞六只球的好功夫,结果他的风湿性心肌炎竟不治而愈。在此基础上,他又深入钻研中医经络学、气功医学等中医理论,对自己的健身方法作进一步理论总结,以期能够帮助其他同类患者,写出了《健身球治病强身的机理探讨》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在《气功》等报刊上发表,结果引起很大反响,全国各地同类病人的求教信雪片似的飞来,美国加州人体科学院也向他征集论文。同时,为配合锻炼,老来学骑车,1990年春,他单人独骑作横跨浙赣皖壮游,历时三十八天,行程两千多里,可谓最早的驴友之一。花甲之年,他主张生不庆寿、死不垒坟,坚持以旅游代替寿庆,畅游北京、南京、杭州等地的名胜古迹,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2000年,他被查出疑似食道癌后,毅然决定放弃公费治疗,转而赴泰港澳旅游,结果旅行一圈归来后一查,疑似病症竟神奇般地全部消失了。此后,他热心乡村公益文化事业,牵头修宗谱、修祠堂,前后花费了二十五年心血编纂的《西峰余氏发展史》大功告成。从2002年起,他进一步考据开化芳山余氏历史,考证出南宋名将余玠原属开化县芳山村人氏,并获得国内有关专家首肯,从而解开了史学上的一桩公案,也为地方民间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化县政协将之收入《南宋名将余玠籍里考析》一书,并公开出版。古稀之年,他向读初中的孙子学电脑,努力掌握打字、制表和编辑技术,从此写作著书告别原始方式,研究成果大大提速。2006年,他完成二十多万字的长篇自传《黄昏吟》,真实地记录了在多难兴邦的大背景下个体生命的坎坷历程。接着,他又把目光投向乡土文化建设,踏遍全乡的村落山水,倾情投入《风韵塘坞》的搜罗整理,并独立编成《塘坞民间故事》。

子曰:“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王勃又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身处大忧患、大变革时代,余老师单是那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达观的生命哲学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就已经令人啧啧称奇。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他近三十年的退休生涯中,老当益壮,老有所为,其研究有成,其著作等身,其贡献也大,其人生之充实精彩远远超过了他的年轻岁月。余师炳松先生可谓山中高人、乡里贤达者也。

那天,余老师饶有兴趣地讲述他的退休生活,如数家珍地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听得我如痴如醉。在他面前,我感到自己后来的所学所历都微不足道,仿佛又成了个中学生,渴望老师的启蒙甘霖。末了,他还希望我能为《塘坞民间故事》的出版写几句话,作为学生晚辈实愧不敏,但恭敬不如从命。

塘坞乡远溯隋唐,明清称“八都”,民国称“公宁乡”,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废立,改为现名,地处浙西南山区,属千里岗山余脉。塘坞乡虽地僻山陬,声名不彰,但境内山川毓秀、生态优良,人民勤劳智慧、不甘人后。《塘坞民间故事》就是塘坞先民劳动创造和精神文明的写照。书中的故事大体按自然村采编,围绕族系来源、历史变迁、地理环境、人文风情而展开,山山有来历,水水有出典,村村有故事,从中可以窥见塘坞人民的创世纪图景。故事一般来自当地长者耆宿或古董秀才的口口相传,想象奇特,特别是语言充分保留了本地的传统习惯和方言俚语,读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一如古希腊神话因是对人类“童年”生活的反映,故而创造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魅力,《塘坞民间故事》最令人着迷和惊奇的地方也是那些神仙鬼怪。神仙鬼怪虽然纯属子虚乌有,但在文明未开、人未胜天的时代,他们或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说明民俗来历,或被用来形容山形地貌、沧海桑田,或被用来讽喻警世、寓教于乐——它们集中反映了塘坞人早期的民间智慧,是植根于塘坞本土的《山海经》,是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的活的塘坞历史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这正是编辑出版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也是余老师报答故乡水土养育之恩的最好方式。

朱方洲

2012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