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隐青山

“寒岩夕照”是天台山八大胜景之一。在那里的明岩洞旁,有一座硕大的岩壁,岩壁上有五匹马的图形,叫“五马隐”。相传寒山子躲避台州刺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原来在唐代,台州有个刺史名叫闾丘胤。上任不久,那日正在披阅案卷,忽见案头有一张字迹秀丽的蝇头小楷,他急忙拿过来审视,原来是一首五律,诗曰:

自乐生平道,

烟罗石洞问;

野情多放旷,

长伴白云眠;

有路不通世,

无心孰可攀?

石床孤夜坐,

圆月出寒山。

他反复诵吟,感到诗味醇厚,但诗从哪里来,遍问幕客,都回答不知道。后来有一个姓何的幕客对闾丘胤说:“这叠案卷中,有关天台山民的卷宗,很可能是从那里夹带来的。”

闾丘胤问道:“何以见得?”

那幕客道:“因为我从诗中‘圆月出寒山’的句中,悟出了一个地方。天台山上有一个寒岩寺,寺里有个和尚叫寒山子,或许这诗就是那里来的。”

闾丘胤听了幕客这番见解觉得颇有道理,就下决心走访天台山。那天他选了五名快骑做伴,离台州府,走了一百多里,径直来到了寒岩寺。

寒岩寺,在天台县西部五十里地方,这里山奇水秀,青竹扶疏。从始丰溪上游溪畔转入寒岩山时,更使人觉得天地开朗,别有一番风光。闾丘胤骑着马,和随从一起转过山脚,只见红墙粉壁,重瓦飞檐,寺前清泉一泓,潺潺西流,更激起他寻访寒山子的兴味。敲开寺门,问了小沙弥。小沙弥道:“寒山子往国清寺闲游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他没交代。”

闾丘胤从小沙弥口中,知道了寒山子确有其人,便和随从们一鼓作气,马不停蹄,赶到了国清寺。当时的住持和尚一听说台州刺史光临国清寺,立即率全寺僧众,从山门口迎入,并行礼参拜。闾丘胤为了尽早见到寒山子,不待礼毕,就着急地询问寒山子下落。但众人都说不知道。闾丘胤不相信,就到每个禅房去寻访,结果是踪影全无。闾丘胤失望地走回大雄宝殿,正好路过灶房,只听见隐隐地似有吟诗声。闾丘胤立即停步谛听,诗曰:

重岩我卜居,

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

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

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

虚名定何益。

闾丘胤听罢,心想这首五律和在府中所获得的诗,诗风十分相似,说不定寒山子就在此处。立即整衣恭立,在灶房门外问:“里面二位师尊,敢是知道寒山子吧?”

只见两个目光炯炯有神的僧人,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过后,那个眉毛修长,脸庞笑得像金丝菊的和尚,向闾丘胤手掌一合道:“贫僧早知阁下必然远道来访,未曾迎接,失敬失敬!”

闾丘胤再三询问他们两人的佛号,那个笑容可掬的和尚才缓缓地回答:“贫僧叫拾得。他就是你要寻找的寒山子!”

闾丘胤向站在那个和尚身后的老僧望去,只见两道似扫帚的浓眉下,一对柳叶眼,目光如电,直刺拾得和尚,厚厚的嘴唇一启,发出如雷鸣的声音:“拾得为何如此饶舌!”说罢,就向山门口跑去。

这时,闾丘胤着急地喊道:“师父留步,师父留步!”

寒山子哪里听得见!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已经跑得老远了。

没奈何,闾丘胤命令跟随的五个骑从纵马追去,仍然追赶不上。过了不多时,已经追赶至明岩洞壁旁。在后面追赶的骑从们怕寒山子会撞着岩壁,五人同声呼喊:“师父慢走!”谁知正喊之间,奔马临近溪边,骑从们急欲收缰,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五匹马像受惊似的高扬前蹄,把五个骑从掀落马下,掉在溪边的沙滩上,而五匹马仍往前疾奔而去。见此情景,五个骑从惊得瞠目结舌,只得远远站着,望见明岩洞的岩壁,传来“啪”的一声巨响,顿时白光罩满山坳,岩门大开,寒山子径直而入,五匹马也奔了进去。

五马隐青山 - 图1

闾丘胤随后赶到,山坳中已平静如前,只见五个骑从目瞪口呆地站着。闾丘胤听完他们的一番叙述,并来到闪白光的岩壁前定睛细看,才看见岩壁上印下五匹马的图形:第一匹马三只脚进入岩肚,只有一只后脚印在壁上;第二匹马头部、颈部已进入岩肚;第三匹马进去了一个头;第四匹马正翘首直追;第五匹马似回首顾盼。五匹马的图形真是活脱活像。闾丘胤看看眼前的情景,太息不已。当即口占一联道:

寒山无踪迹,

五马隐青山。

“五马隐”的传说就这样留下来了。

据说这是寒山子对闾丘胤的一次探测。后来闾丘胤闻知寒山子自明岩洞壁隐去之后,已经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落脚了,于是又一次远道走访。寒山子感念他的虔诚,给予热情接待,并赠给他《寒山子诗集》一部,内有诗三百首。

姑苏城外寒山寺、天台山的国清寺和明岩五马隐,都是高僧寒山子寄迹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人们瞻仰的胜地。

陈瑜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