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郎尝盐

相公菩萨迎过东,

不是落雨就刮风。

这是流传在浙江海盐澉浦一带的一句民谣。这里说的相公菩萨姓张,原是个打鱼郎,大家都叫他张郎。他为大家寻宝,屈死在皇帝手里,后人纪念他,造了个庙,叫做张相公庙。每逢庙会,人们抬着张相公菩萨迎过海边的时候,海风总是呜呜地吹个不停,海潮一排排涌来,发出隆隆的响声。老人说,张相公死得冤枉,连海风、海潮也在为他鸣不平哩。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都吃淡食,连海边人家也不知道盐是啥样的。

一天,张郎打鱼回来,看见一只极美丽的凤凰咕咕叫着,在海滩上焦躁地踱来踱去。张郎想,它大概是饿坏了,连忙奔回船舱,捧来几条小鱼喂给它吃。凤凰吃了小鱼,点点头,摆摆尾,偎在张郎身边,用它那软乎乎、细茸茸的羽毛摩着张郎的手,可亲热哩。

从此,张郎和凤凰成了好朋友。清晨,张郎下海捕鱼,凤凰在船头飞来飞去,唱着动听的歌儿为他送行;傍晚,张郎捕鱼归来,顾不得吃饭,总是急匆匆地提一网兜小鱼到海边寻凤凰。

一天,凤凰吃完张郎带回来的鱼,忽然扑簌簌掉下几滴眼泪,唱道:

谢谢张郎心肠好,

凤凰上天时间到。

挖起脚下白花泥,

送给张郎无价宝。

说完,凤凰抖抖翅膀,呼啦啦朝天上飞去。张郎眼睁睁望着凤凰飞走,好不心酸。张郎想起凤凰说过的话,蹲下身子,挖了起来。挖呀挖呀,除了白花花的涂泥,什么也没挖到。这涂泥海滩上到处都是,怎么能是宝呢?不过,俗话说:凤凰不栖无宝之地。刚才它又说得明明白白,总有缘故的吧。于是,张郎在凤凰停过的地方,挖起几块涂泥,用麻布包好,挂在家里灶头顶的房梁上。

转眼间,黄霉天到了。蒙蒙细雨飘个不停,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天,张郎煮好鱼汤,尝了一勺,咦!今天的汤怎么变得这么好喝了呢?张郎望着汤锅,想了半天,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在这时,“滴答”一声,汤锅里溅起一个水泡。张郎仰头一看,原来是梁上挂着的那包涂泥受了潮,正淌水呢。张郎终于明白过来。对!准是白花泥显灵啦。张郎取下麻布包,用舌头舔了舔,咸滋滋的别有一种味道,鲜美极啦!张郎一蹦老高,捧着这包白花花的涂泥去给乡亲们报信。

从此,海边人家吃上了盐,大家欢喜万分,称赞张郎为乡亲们办了一件好事。这时,一位白胡子长者站出来,心事重重地说道:“当今皇上下了口谕,凡民间发现宝物,都得奉献给皇上,要不,定会招来杀身之祸!”

张郎怕连累乡亲,决定由自己进京献宝;皇上见张郎献上的是一堆烂泥,气得连连破口大骂。张郎分辩道:

“明明是宝贝嘛。若是不信,尝一尝就知道啦。”

皇帝一听,龙颜大怒,我乃当今天子,你竟敢当着满朝文武,要我吃烂泥!顿时火冒三丈,喝道:

“狂妄之极!左右,推出去给我杀了!”

张郎是个硬头颈,也不讨饶,就这样被活活杀死啦。

有个御厨得知这消息,赶来捡起那包涂泥,心想:人家路远迢迢送来,总不会拿块普普通通的烂泥来开玩笑的吧?也不问问明白,就把好端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给杀了,真寒心!于是,便把涂泥带回去,挂在梁上。

又过了一个月,皇帝做寿,大摆筵席。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来,皇帝先尝了一口鱼汤,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鲜味儿。

咦,为啥这么鲜,谁烧的?喊来厨师一问,厨师说每次都这么烧的,也弄不明白。等赶回厨房,正巧梁上又滴下一滴水来。厨师想起张郎献宝的事,才明白过来。皇帝知道后,本想独霸这个宝,可海涂这么大了,又怎么霸得过来呢!

打这以后,大家才知道这海边的涂泥是个宝,能调味,取个名字叫“盐”。后来,又有人动出脑筋来,干脆用海水来晒盐煮盐,又干净又方便,那地方就更加出了名,连地名也改称为“海盐”。

后来,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就把这一带封为海盐县。这名字一用两千多年,经过这么多朝代,竟一直没有改过呢。

周瑞祥 口述

顾希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