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学宫斗钦差

明代嘉靖年间,朝中宦官弄权,连号称“清水衙门”的礼部,也被那班太监把持着。他们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大兴冤狱,弄得朝野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这一年春天,京师有个姓胡的太监,挂着“钦点巡学使”的官衔,来江南一带“巡学”,到了古城绍兴。

绍兴府教谕(1)童某,是个善于拍马奉承、巴结上司的学棍,他听得那个胡太监来头不小,此番到绍,正是自己大献殷勤的好机会,于是马上传谕山阴、会稽两县秀才,前来府学宫!孔庙"集会,聆听钦差训示;并且规定每个秀才都要献纳名为“敬师”的礼金。

童某的吩咐一下来,那些富家子弟当然加倍奉献;一班穷寒的秀才们不敢违礼,也只得东借西凑,忍痛缴纳;只有山阴秀才徐文长不买账,分文不交。

府学宫集会这一天,两县秀才都到齐,唱名后鱼贯入宫,肃立在宫中恭听钦差训示。教谕陪着钦差转到后花厅小憩,进用茶点。这时,秀才们才松了一口气,三三两两地到学宫院子里谈论着诗文。只有徐文长独自悠闲自得地伫立在庭院里,观赏着那里盛开的桃花和郁李。

这位钦差胡太监早就闻得绍兴出才子,这次巡学到此,一来想当面考一考秀才们的才思学问,二来也显一显自己的威风,因此兴致很浓。他用过茶点,就和童教谕一起到花厅,来和众秀才见面。

那童教谕早得知在两县秀才中,只有徐文长一人没有照规定献纳“敬师”礼金,心里已经不悦,这时又见徐文长若无其事地独自在赏花,举止傲慢,旁若无人,不觉气上加气,盘算着要在众秀才面前,狠狠地奚落他一番。他禀过钦差,用老鼠眼瞅瞅徐文长,就口占一课道:

桃李花开,白面书生做春梦。(2)

念毕,便命众秀才好好思考,当场对出下联来。

俗话说:“萝卜吃声,闲话听音”。徐文长在一旁,早就听出这是教谕在指桑骂槐,借题发挥,分明是对着自己不献礼金而发的挖苦话。他心里想:好一个为人师表的教谕老爷,你借“敬师”为名,向秀才们勒索钱财,巴结宦官,自己不知羞耻,竟还来骂我。既然如此,我徐文长今天也不客气了。于是开言道:“启禀学宪大人,这课,学生倒想好了一副下联,不知道是对是错,我念出来你听听吧。学生对的是:

梧桐叶落,青皮光棍打秋风。(3)

童教谕见徐文长应声而出,吃了一惊,一听他念的下联,话中带刺,正触着了自己的隐痛处,于是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半晌说不出话来。众秀才见徐文长对得这样妙,顿时也悟出下联的意思,不由得个个暗暗叫绝。

这时,坐在太师椅上的胡太监,听徐文长出言不逊,当场弄得堂堂府学童教谕十分难堪,也有失自己尊严。本想当众发作,但觉得没有什么理由,何况童教谕为他“打秋风”的事传扬开去也不好听,因此只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打量了一下徐文长。只见徐文长在这阳春三月天气,身上还穿着一件旧棉袍,手中却执着一柄夏天用的折扇,显出一副寒酸潦倒的样子,不禁嘿嘿冷笑了几声。他接着以尖尖的女人音调对徐文长说:“俺也有一个课,恐怕不容易对出来。你好生想想,把它对上来。……嗯!俺的上联是:

着冬衣,执夏扇,秀才不识春秋。(4)

徐文长平日最恨这班太监专横跋扈,扰乱朝廷,现在有这样面对面交锋的机会,岂肯轻易饶他?于是,他理直气壮地对答道:

揽北权,路南地,钦差少样东西。(5)

“怎么?说俺少样东西,俺少样什么东西?”胡太监给“少样东西”这句话弄迷糊了,不解地问着。

这句话不重述倒还好,经他这么一重述,可就热闹了。在场的众秀才一阵骚动,几百只眼睛都望着胡太监那张没有长胡子的胖面,个个忍不住笑出声来。

胡太监惊愕地看看徐文长,又看看众秀才,弄不清众人为啥如此发笑。这时,坐在旁边的童教谕已吓得面如土色,冷汗直冒。他赶快起身气急败坏地连声高喊:“诸位肃静,肃静!”

笑声停下来后,但见徐文长轻摇纸扇,从容地踱着方步,走出府学宫大门,扬长而去了。

钦差胡太监等到徐文长离开后,方才醒悟过来,原来刚才徐文长说的“少样东西”正是在骂他,直气得浑身发抖,四肢冰凉,像一只癞蛤蟆似的颓然倒在太师椅上。


(1) 府教谕—明代府一级文化教育机关的长官。

(2) 用隐喻忍意挖苦徐文长妄自废弃敬师礼节。

(3) 用隐喻讽利胡(梧)太监、童(桐)教谕,狼狈为奸,勒索财钱。打秋风,指勒索行为。青皮光棍,绍兴方宫,指流氓、无赖一类坏人。

(4) 恶意讥笑徐文长是不识时务,不分时令和不举无术。不识春狄,这里是双关语,既指不知道气候变化,又指没有读过《春伙》这部书。

(5) 用隐喻讽刺宦官弄权,到处伸手。少样东西,指胡大监受过阉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