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余仁合

开化古隶常山。据县志载:“余仁合,字遵道,谨厚淳朴,乐善好施。赵抃未第时,道经其里,夜宿檐下。仁合旦启户,一见奇之,旋即以礼相待,延入馆毂。”余仁合让赵抃一边自学,复习迎考,一边兼职“教诸子”。等到大比之年,“厚赠金帛,遣苍头送试京师,得登上第”。景祐元年(1034),抃高中进士,初任崇安知县,再任西蜀太守。西去之前,为报答知遇之恩,赵抃曾经三次派使者登门相请,欲以官报。尝引见宋神宗,具言微时之事。称:“仁合积德累仁,饥则与食,寒则与衣,实为平生知己。”皇上听了后,下旨召见余仁合,劈头一句便是:“卿欲官乎?”仁合回答得很巧妙:“草民惯于山野。但四海永清,时和岁稔,臣之愿也。”见仁合不愿当官,乃封他为“德惠长者”。赵抃根据旨意,制作了一块金字牌匾挂在青嶂余氏宗祠里。

动身西去那天,余仁合再次慷慨解囊,恭送上路。赵抃非常感动,赠以诗曰:

野老余遵道,人微德义尊。

家居青嶂底,身在白云根。

盛事传闾里,昌期付子孙。

不须迁步远,此去自高门。

在西蜀任上,赵抃得到几只十分罕见的白虾。欣喜之余,想起好文尚礼的恩公,不远千里,慨然赠之。余仁合如获至宝,将它们蓄养在门口赵抃使用过的洗墨池里,改名为白虾池。后来白虾繁殖,水池扩建,门上大书“清献旧游”四字,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或吟诗赞美,或题词叹奇。吉水周太史书之堂壁的(白虾池记)最为引人注目。他盛赞:“是池也,远吞山色,倒浸楼台,弥弥漫漫,水光天影。白虾如银,队游其中。”至今,村头厚宅余氏宗祠里还遗有白虾池胜迹,成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