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桥之讹

嘉兴北门外有一座拱形石桥,叫“端平桥”。本来,它是叫“瑞平桥”的。有一年乾隆下江南,从杭州坐船回嘉兴,船抵杉青闸,他立在船头上望见这座苍龙卧波、气势磅礴的石桥,不觉叫起好来:

“好一座‘端平’桥!”

及至船到桥边,他才明白把“瑞”字错当“端”字,不免脸红起来。他想改口,又怕在众大臣面前失了皇帝的尊严,所以装着欣赏河上的景色,掩饰窘态。当时有人本想出来纠正,但唯恐得罪他,也就不敢造次。后来乾隆也不把它当做一回事,忘掉了。

可是自有一班阿谀讨好的官儿,他们无事生非,下了一道命令,不准老百姓叫“瑞平桥”,要叫“端平桥”,说是皇帝的圣意。于是,小心谨慎的人不敢拿脑袋跟钢刀相碰,改口了;正直老实的人不愿惹是生非,不说了;只有那些鲁莽的人,和外来不知情况的人,偶一提起,结果是人头落了地——乾隆的一字之讹,竟这样坑了许多条人命,还给老百姓带来很多的不便,它成了压在人们心上的一块石头。

事有凑巧,过了几年,乾隆重游旧地,在杉青闸的落帆亭饮酒赏雪。那天,乾隆兴致很高,看着纷纷大雪,吟起诗来。一班文臣学士,见皇帝这样,也跟着赋诗的赋诗,作画的作画,争着助兴取乐。其中有一位名叫汉凤高的大臣,原是嘉兴人,能诗善画,多才多艺,很受乾隆的器重。他大笔一挥,即席画了一幅雪景呈了上去。乾隆见画上冰清玉洁、错落有致的雪景,比实景更加好看,十分开心,赞不绝口。但当他看到上面的题字时,脸孔忽然变色,斥道:

“汉凤高,你讽刺大清,该当何罪?”

汉凤高急忙跪下,连说:“臣不敢,臣不敢。”

乾隆指着画又问:

“这五个字是什么?”

“瑞雪兆丰年。”汉凤高不慌不忙地说。

“好哇!那你为什么写做‘端雪兆丰年’?试问把雪端去,还有什么丰年?没有丰年,寡人的天下,不是将失去太平的景象了么?”

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呢!然而汉凤高并不惊慌,仍笑容满脸地回答:“万岁,没有错,是‘瑞雪兆丰年’呀!”

“胡说!‘瑞’字应该怎样写呀?寡人难道连‘瑞’和‘端’都分不清么?”

“还请万岁爷明察。以‘端’做‘瑞’,在这里已非止一日!臣之所以写‘端雪兆丰年’者,并非臣的过错——”

“‘瑞雪’就是‘瑞雪’,怎能随便改成‘端雪’?还说没有过错,真是岂有此理!”

“臣愚昧无知,罪该万死。然而臣不明白,既然‘瑞雪’不能叫做‘端雪’,何以‘瑞平’倒可以叫做‘端平’?臣不过是从我主的圣定,依样画葫芦而已!”

乾隆突然记起前事,毛病还出在自己身上,于是转怒为笑,说道:“爱卿也太用心了。区区小事,寡人早已忘了。”

于是汉凤高趁着乾隆高兴之际,把全县老百姓的心事说了出来,请求收回成命。乾隆笑了笑,不置可否:“爱卿,还是喝酒要紧。”

端平桥之讹 - 图1

为了顾全皇帝的面子,又方便老百姓,在乾隆的默认下,汉凤高后来终于想出了折中的办法,把桥上的“瑞”改成了“端”。

如今,人们一踏上“端平桥”,便会想起这件一字之谬的乾隆遗事,同时对这位正直不阿的汉凤高深表钦佩。

丁一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