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

南宋末年,上海乌泥泾(现华泾)村子里,有个姓黄的童养媳,因为从小死去爹娘,没有取过名字,因而村上人都叫她黄小姑。

讲起黄小姑,生活实在苦。春天,小姑起床迟了,婆婆就扯耳朵揪头发。夏天,小姑想去树荫下透口气,婆婆一棒头把她赶下水田里。秋天,小姑想把单衣翻成夹衣,婆婆却把一捆稻草塞到她手里,恶狠狠地说:“先搓绳,慢翻衣,等到落雪来得及。”冬天,下雪了,小姑见婆婆穿起了新棉衣,也想把自己夹衣翻成棉衣。婆婆却拿出几箩筐棉花对她说:“落雪还是化雪冷,先剥棉花再翻衣。”过了几天,雪化了,小姑想总可翻棉衣了。谁知婆婆脸一板,眼一瞪:“嘿,雪化出太阳,棉衣啥用场?”黄小姑只好挨冻受饿剥棉籽,十只手指冻得红肿发紫,冻疮烂得像胡蜂窝。一年做到头,说人勿像人,说鬼像三分。

不多久,正遇上朝廷招官妓,地保见小姑已长大成人,便同她婆婆商定身价,打算不日拐骗她送官府。这消息被隔壁三婶婶晓得了,她偷偷地指点小姑趁早想条出路。

一天,小姑趁婆婆外出,就逃离虎口,摆渡到江对岸,投奔一所道院里,要求出家。老师太是个好人,非常同情小姑,就把她收留下来。从此,大家便叫她黄道姑。

一天,道院里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妇女。老师太要道姑拜见这位师姨。言谈中,黄道姑知道这位师姨是从海南岛崖州出发,千里云游,到此来探亲的。黄道姑听师姨谈论海南风光,听得入了神。特别是听到崖州盛产棉花,又看见师姨穿的一身衣服,的确同本地棉布不同,心思就动起来。她想到自己在婆家用手剥棉花,剥得手指出血的痛苦情景,很想亲自去看一看崖州百姓,是怎样种棉花的。她想:要是我能去崖州,既可避开婆家的追查,又能学到种棉织布的本领,那该有多好啊!黄道姑把这个想法向师太、师姨提了出来,得到了她俩的同意,就跟师姨走了。

黄道姑来到崖州,以师姨的道观为家,很快就和兄弟民族的姐妹,特别是黎家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黄道姑和她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一起种棉、摘棉、轧棉、纺纱、染色、织布。对黎家姐妹织出的五彩缤纷的“黎锦”花被,她更是爱不释手。黄道姑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后来还同黎家姐妹共同研究改进纺织技术……

黄道姑在崖州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她从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变为鬓发斑白、年过半百的老婆婆了。

这一年春天,她和大家一起在地里种棉花,偶一抬头,看见一群鸿雁结伴北归,顿时勾起了思乡之情。她想起南宋朝廷腐败堕落,婆婆贪婪自私,弄得自己远离乡井……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现在我该回去看看家乡的变化,把我学得的这点织布本领向乡邻亲友传授传授,也算我一点借花献佛的心意吧!她主意打定,就告别了兄弟民族的姐妹,回故乡上海乌泥泾来了。

黄道婆千里迢迢,餐风饮露,半路上得知元朝已经统一了中国,元世祖设立了“江南木棉提举司”征收棉布,家乡松江一带已广种棉花,心里非常高兴。黄道婆回到乌泥泾,还认得几条老路,幸喜隔壁三婶婶还在。不过,人们已叫她三阿婆了。三阿婆见黄道婆回来,免不了要畅叙旧情,当讲到南宋灭亡后元朝官府限令一年要交纳十万匹棉布时,三阿婆说:“小姑啊!你想想,老百姓起早落夜用手剥棉去籽都来不及,怎么能织得出那么多布啊……”黄道婆听到这里,不觉叹了一口气,问道:“怎么,日子还是那样难过?”三阿婆说:“唉,有啥办法呢?”黄道婆听了三阿婆讲的一番苦情,就同她这样长、那样短地商量起如何改革轧棉纺纱的事情来了。黄道婆要改革纺织技术的消息,很快便传到四邻八舍,乡亲们都来向她求教。

三阿婆的男人是个老木匠,听得黄道婆有一手纺织本领,心里很高兴,主动来帮助。黄道婆见老木匠来协助,就决定先从改进轧棉籽这道工序着手。她根据崖州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轧去棉籽的方法,同老木匠一起商量,画出了图样。老木匠看了十分佩服:一个没读书、不识字的孤女,在外头走了几十年,居然会设计画图!他对黄道婆讲:“你真是木匠师傅的墨斗线——班母。”黄道婆摇摇手说:“我不过是班门弄斧,急乡亲们所急罢了。”老木匠按照图纸加工制造,黄道婆又忙着去串邻走乡了。

三天以后,黄道婆又来到了老木匠家。木制手摇轧棉车已经做好,两人手摇,一人下籽棉,功效既高,剥得又干净。黄道婆很高兴,向老木匠拱手作揖,表示感谢。老木匠急得连喊:“不敢,不敢。”这时,门外匆匆走来一个壮年男子,手里拿着一张四尺多长的木制弹弓,连声呼唤:“黄道婆,你教我做的绳弦大弓做好了,一天能弹十多斤棉花。你看!”

原来,黄道婆在改造轧棉车时,就想到再用一尺来长的小竹弓来弹棉花,效率太低了。她趁老木匠制造轧棉车时,又去找弹棉的师傅,商量了改革弹棉工具。

老木匠接过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看了又看。壮年人站在轧棉车前,也用手摸了又摸。两个人都为对方制作出新家什而高兴,都非常感激黄道婆,向她躬身致意,异口同声地说:“黄道婆,你的本领真高呵!”抬头一看,黄道婆却不见了。

那么黄道婆又到啥地方去了呢?黄道婆没有走远,就在隔壁纺纱妇女家里。她想,现在轧棉车、弹棉弓已改造成功,接下来的就是纺纱这道工序了,要是再这样一只手拉一根纱,要快,也快不了。所以她又大胆设想,同纺纱妇女一同商量,把原来一只锭子的手摇纺纱车,改建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经过多次试验,又从三锭加到五锭。后来,黄道婆又把崖州人民的纺织技术加以改进,织出“错纱”、“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这些技术,很快传遍了松江府一带。当时有首民谣说:“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我国人民深切怀念这位在纺织史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在上海华泾村,至今还建有“元故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墓”,作为永久纪念。

胡志新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