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

楼阁作房闼〔1〕者,须回环窈窕;供登眺者,须轩敞弘丽;藏书画者,须爽垲〔2〕高深;此其大略也。楼作四面窗者,前楹用窗,后及两傍用板。阁作方样者,四面一式。楼前忌有露台、卷蓬〔3〕,楼板忌用砖铺。盖既名楼阁,必有定式,若复铺砖,与平屋何异?高阁作三层者最俗。楼下柱稍高,上可设平顶。

【注释】

〔1〕房闼:此处指寝室,闺房。

〔2〕爽垲:指高爽干燥。

〔3〕卷蓬:指卷棚顶,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顶,形成自然的弧形。

【译文】

楼阁用作寝室的,应该前后环绕,深邃幽美;用来登高望远的,应该宽敞华丽;用来收藏书画的,应该明亮干燥,楼高且深。这是建造楼阁的大致原则。楼建成四面开窗的,前面的楹廊用窗户,后面及两旁用板窗。阁建成方形的,四面要用统一的样式。楼前忌讳设露台、卷蓬,楼板不能用砖铺设。既然名叫“楼阁”,就要有楼阁专门的式样,如果还是铺砖,与普通的平房有什么差异呢?楼阁建成三层,最俗气。楼下立柱要稍微高,上面可以建平顶。

楼阁 - 图1

█ 阁

【延伸阅读】

楼与阁,在古代是有区别的,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的平面,一般是近似方形,两层,有平坐。与阁相比,楼的平面更狭一些,但建筑总体更高,显得修长有致。佛寺中,一般以阁为主体,楼为辅,如天津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就是以阁为主来组织建筑群。楼一般为藏经楼、后楼、厢楼等,处于建筑组群的最后一列或左右厢的位置,属于深藏不露的,可以用作女眷的闺房、寝室。

【名家杂论】

楼阁是古建筑中的多层建筑物,在建筑群中往往具有标志性。《后汉书·吕强传》记载:“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垩,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古代,楼阁有多种建筑形式和用途。比如城楼,是军事防御设施,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汉代的楼阁建筑很兴盛,有阙楼、市楼、望楼等,楼阁的建造与崇信神仙方术有关。汉代的皇帝认为,建造高峻楼阁,可以见到仙人,故而许多高楼拔地而起。即便到了唐代,诗人依然认为,楼阁是与仙人相关的。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可知蓬莱仙子的住处,是在楼阁之中,周围有五色祥云笼罩。

藏书的楼阁,是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最早的藏书建筑建于宫廷,如汉朝的天禄阁、石渠阁。宋朝以后,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印书的推广,民间也建造藏书楼。宁波天一阁是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为面宽六间的两层楼房,楼上按经、史、子、集分类列柜藏书,楼下为阅览图书和收藏石刻之用。建筑南北开窗,空气流通。书橱两面设门,既可前后取书,又可透风防霉。北京故宫文渊阁是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的藏书楼,其房屋制度、书架款式都仿效天一阁。

可以登高望远的观景建筑,也用楼阁为名,如黄鹤楼、滕王阁等。王勃的《滕王阁序》,描述这一经典景观建筑是“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而登临楼阁,极目远眺的情景,是“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旖旎秀丽的楼阁,正是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无论是“楼阁玲珑五云起”,还是“荫花楼阁谩斜晖”,抑或“楼阁朦胧细雨中”,在风景清嘉之处,点缀一座楼阁,如同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