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宜筑土为垅〔1〕,环水为溪,小桥斜渡,陟级而登,上留平台,以供坐卧,科头散发,俨如万竹林中人也。否则辟地数亩,尽去杂树,四周石垒令稍高,以石柱朱栏围之,竹下不留纤尘片叶,可席地而坐,或留石台、石凳之属。竹取长枝巨干,以毛竹为第一,然宜山不宜城;城中则护基笋最佳,竹不甚雅。粉筋斑紫〔2〕,四种俱可,燕竹最下。慈姥竹即桃枝竹,不入品。又有木竹、黄菰竹、箬竹、方竹、黄金间碧玉、观音、凤尾、金银诸竹。忌种花栏之上,及庭中平植;一带墙头,直立数竿。至如小竹丛生,曰“潇湘竹”,宜于石岩小池之畔,留植数枝,亦有幽致。种竹有“疏种”“密种”“浅种”“深种”之法;疏种谓“三四尺地方种一棵,欲其土虚行鞭”;密种谓“竹种虽疏,然每棵却种四五竿,欲其根密”;浅种谓“种时入土不深”;深种谓“入土,虽不深,上以田泥壅之”。如法,无不茂盛。又棕竹三等:曰筋头,曰短柄,二种枝短叶垂,堪植盆盎;曰朴竹,节稀叶硬,全欠温雅,但可作扇骨料及画义柄耳。

picture

【注释】

〔1〕垅:指田地分界处高起的埂子。

〔2〕粉筋斑紫:指粉竹、筋竹、斑竹、紫竹,都是观赏竹品种。

【译文】

竹子宜种在高埂上,四面环水作为溪流,修一小桥斜跨溪水之上,拾阶登高,高处留一座平台用以坐卧,披头散发,俨然万竹林中之人。若不然,则辟出几亩地,将杂树悉数去除,四周用石头垒得稍微高一点,用石柱子、朱红栏杆围起来,竹子下不留一点尘埃、一片落叶,可以席地而坐,或者留置石台、石凳之类。竹子选取枝长杆粗的种类,以毛竹为首选,然而毛竹适宜山野不适宜城里栽种;城里种护基笋最佳,竹子不太雅致。粉筋斑紫四种都行,燕竹最差。慈姥竹即桃枝竹,是不入流的品种。还有木竹、黄菰竹、箬竹、方竹、黄金间碧玉、观音、凤尾、金银等诸多品种的竹子。竹子忌种在花栏上以及庭院平地中,应该沿着墙边,直立一排。至于丛生的小竹潇湘竹,适宜在石岩小池边种数株,也还幽雅别致。种竹有疏种、密种、浅种、深种四种方法:疏种是所谓“每隔三四尺种一棵,空出地方让竹根延伸”,密种是“虽然种得稀疏,然而每棵却种有四五株,使竹根很紧密”,浅种是所谓“种时入土不深”,深种为“入土虽然不深,但上面要用泥土培植”。按照这样的方法,竹子没有不长得茂盛的。还有棕竹三等:筋头和短柄,枝短叶垂,可以种植在盆盎里;朴竹,竹节稀叶子硬,完全没有温雅之态,但可以用来做扇骨和画轴。

【延伸阅读】

古代文人歌咏最多的一种竹,是斑竹,又名湘妃竹。晋代张华在《博物志·史补》中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

文震亨提到的慈姥竹,李白有一首诗《慈姥竹》,诗云:“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棕竹并不是竹子,而是一种棕榈科的观叶植物。据清代的《花镜·藤蔓类考·棕竹》记载:“棕竹有三种:上曰筋头,梗短叶垂,可以书几;次曰短栖,可列庭阶;再次朴竹,节稀叶梗,但可削作扇骨。”

【名家杂论】

竹林自古被视为幽闲隐逸之地。王维《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林七贤是文学史上一则著名的典故。魏晋之际,在古山阳(今河南修武县)之地的嵇公竹林里,聚集着一群文士,他们谈玄清议,吟咏唱和,纵酒昏酣,遗落世事,以其鲜明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处世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广受争议的群体,也成为魏晋时期的一个文化符号。他们就是被称为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住潇湘馆,种了一片湘妃竹。书中描写贾政等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在元妃省亲期间,贾宝玉为此处题对额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黛玉自己选居所时,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她在这里伴随着修竹与诗书,幽怨地度过了一生。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黛玉诗号“潇湘妃子”,有着高雅而脱俗的气质。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