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 素馨 夜合

夏夜最宜多置,风轮〔1〕一鼓,满室清芬,章江〔2〕编篱插棘,俱用茉莉,花时,千艘俱集虎丘〔3〕,故花市初夏最盛。培养得法,亦能隔岁发花,第枝叶非几案物,不若夜合,可供瓶玩。

【注释】

〔1〕风轮:古代夏天取凉用的机械装置。

〔2〕章江:为赣江的古称。

〔3〕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景点众多,为苏州民间重要的集会场所。

picture

【译文】

夏夜里最适宜多放置茉莉,风轮一吹,满室清香。赣江一带编篱笆都用茉莉枝条。茉莉花开时,无数船只聚集虎丘,因此虎丘的花市初夏最繁盛。培育得当,还能隔年开花,但花的枝叶较多,不宜作为几案观赏之物,不像夜合,可以置于瓶里观赏。

【延伸阅读】

虎丘一带长途跋涉的花卉交易,在明朝已具相当规模。明人王稚登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虎丘花市情况:“章江茉莉贡江兰,夹竹桃花不耐寒。三种尽非吴地有,一年一度买来看。”这时候茉莉花还是远道而来,并非吴中当地出产。茉莉花刚运来时,价格十分昂贵,王稚登有诗云:“赣州船子两头尖,茉莉初来价便添。公子豪华不惜钱,买花只拣齐屋檐。”

后来茉莉在江浙一带广为栽种,也到了“家家茉莉尽编篱”的程度,价格自然也降下来了。发源于江苏六合一带的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扬州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茉莉花已广泛种植,且融入当地民俗了。

【名家杂论】

提到茉莉花,文震亨首先想到了初夏的虎丘花市,茉莉花盛开时,有成千艘花船聚集在虎丘一带。虎丘花市自古有名。清代名臣何桂馨在给苏州文士顾禄的《清嘉录》题词中,说:“一种生涯天下绝,虎丘不断四时花。”可见花市的盛况。

苏州阊门外的山塘、虎丘以及通往枫桥的十里水路,帆樯云集,米船主要泊汇在上津桥、枫桥一线,而花船则舣塞在山塘河,所谓“花船尽泊虎丘山”。蒋宝龄《吴门竹枝词》也说:“苹末风微六月凉,画船衔尾泊山塘。广南花到江南卖,帘内珠兰茉莉香。”

茉莉花虽然不是苏州特产,但因其市场需求巨大,苏州人迅速将之移栽成功,成为苏州著名的地方特产。清代石韫玉的《山塘种花人歌》描绘了苏州种花人的生涯:“江南三月花如烟,艺花人家花里眠。翠竹织篱门一扇,红裙入市花双鬓。”

唐代苏州有一名妓,名真娘,出身长安书香门第,擅长歌舞,工于琴棋,精于书画。为了逃避安史之乱,流落苏州,被诱骗到山塘街的妓院,但卖艺不卖身。其时,苏州城有一富家公子叫王荫祥,爱上真娘,想娶她为妻,真娘婉言拒绝。王荫祥用重金买通老鸨,想留宿于真娘处。真娘为保贞节,悬梁自尽。王荫祥得知后,悲痛至极,厚葬真娘于虎丘,并刻碑纪念,种花树于墓上,人称“花冢”。传说茉莉花在真娘死前没有香味,死后其魂魄附于花上,从此就有了香味,所以茉莉花又称“香魂”,茉莉花茶称“香魂茶”。

虎丘附近有花神庙,其中一座在虎丘山寺东面,为乾隆年间建,祭祀的是当地人陈维秀。《花神庙记》记载了立庙的缘由:“乾隆庚子春高宗南巡,台使者檄取‘唐花’备进,吴市莫测其术。郡人陈维秀善植花木,得众卉性,乃仿燕京窨窖熏花法为之,花乃大盛。甲辰岁翠华六幸江南,进唐花如前例。繁葩异艳,四时花果,靡不争奇吐馥。群效灵于一月之前,以奉宸游。郡人神之,乃度地立庙,连楹曲廊,有庭有堂,并莳杂花,荫以秀石。”陈维秀以独创的种花技术,令百花盛开,乾隆皇帝龙心大悦,因此苏州人奉他为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