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齐”“圆”“健”,笔之四徳,盖毫坚则“尖”;毫多则“齐”;用苘〔1〕贴衬得法,则毫束而“圆”;用纯毫附以香狸〔2〕、角水〔3〕得法,则用久而“健”。此制笔之诀也。古有金银管、象管、玳瑁管、玻璃管、镂金、绿沈管,近有紫檀、雕花诸管,俱俗不可用,惟斑管〔4〕最雅,不则竟用白竹。寻丈书笔,以木为管,亦俗,当以筇竹为之,盖竹细而节大,易于把握。笔头式须如尖笋;细腰、葫芦诸样,仅可作小书,然亦时制也。画笔,杭州者佳。古人用笔洗,盖书后即涤去滞墨,毫坚不脱,可耐久。笔败则瘗〔5〕之,故云“败笔成冢”,非虚语也。

【注释】

〔1〕苘:即苘麻,俗称“青麻”。

〔2〕香狸:又称“灵猫”,体积比家猫大,有香囊,可分泌油质液体称“灵猫香”,可作香料或供药用。

〔3〕角水:即胶水。

〔4〕斑管:即斑竹制成的笔杆。

〔5〕瘗:埋藏。

【译文】

“尖”“齐”“圆”“健”是毛笔的四德,因为毫毛坚硬,毫束就“尖”;毫毛多就“齐”;毫毛黏贴得好就“圆”;用纯净的毫毛与香狸油、胶水黏合得法,经久耐用,就是“健”。这是制笔要诀。古代有金银管、象管、玳瑁管、玻璃管、镂金、绿沈管,近来有紫檀、雕花笔管,都俗气不可用。只有斑竹笔管最雅致,或用箬竹来做笔管。丈余大笔,用木做笔管,也俗气,可用筇竹做,因为竹竿细而且竹节大,易于把握。笔头样式应如尖笋,细腰、葫芦等,仅可用于写小字,当然也是现在通用的样式。画笔以杭州产的为佳。古人用笔洗,写完字就清洗毛笔,笔毛不易脱落,经久耐用。笔坏了就埋起来,所以有“败笔成冢”的说法,此话不虚。

【延伸阅读】

我国古代使用毛笔,多以兽毛制成。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等动物毛。笔管以竹或其他质料制成。头圆而尖,用于传统的书写和绘画。战国时,对于笔的称呼不一,楚称“聿”,吴称“不律”,燕称“弗”,秦统一六国后,才统一称为“笔”。白居易称笔为“毫锥”,《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平日所说狼毫笔就字面而言,是以狼毫制成,实际是指黄鼠狼之毫毛。黄鼠狼仅尾尖之毫可供制笔,性质坚韧,仅次于兔毫而过于羊毫。元明时,浙江湖州涌现出一批制笔能手,如冯应科、陆文宝、张天锡等,以山羊毛制作羊毫笔风行于世,世称“湖笔”。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

【名家杂论】

毛笔的起源很早。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后来拿石头在地上写写画画,再到用刀在龟甲上刻字,笔的发展历经曲折。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使用毛笔了。

相传秦朝大将蒙恬于善琏村取兔毫制笔,发明了毛笔。战斗间隙,蒙恬喜欢去野外打猎,有一次打到一只兔子,尾巴的血水在地上拖出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心动,多次加以改进发明了毛笔,蒙恬因此被奉为“笔祖”。

汉代制笔原料丰富,除兔毛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晋朝时,安徽宣州紫毫笔,以笔锋尖挺著称,深受王羲之等人推崇。到了唐代,宣州成为全国制笔的中心,宣笔被奉为贡品和御用笔,宣笔声誉日隆,直至宋代苏东坡等人都喜欢用宣笔。

元代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湖笔逐渐成为毛笔的代表,誉满海内外。古时善琏隶属湖州府,被誉为“笔都”。

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笔业发展的鼎盛期,供皇室的御用笔和官府用笔,制作精致华丽,善琏人在各地开设笔店,如北京的古月轩、贺连清,上海的周虎臣、杨振华,苏州的贝松泉、陆益堂等。一支讲究的毛笔,制作中要经过72道工序,仅以选毛为例,一只山羊身上的毛可分为19个等级,可以用来制笔的只有5种,从千万根羊毛、兔毛、狼毛中一根一根挑选,才能生产出一支上好的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