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

茭白,古称“雕胡”,性尤宜水,逐年移之,则心不黑,池塘中亦宜多植,以佐灌园所缺。

picture

【译文】

茭白古称“雕胡”,适宜水中生长,每年移植,则茭白茎叶不会长黑点,池塘空地也可多多种植,以补充菜园缺少的品种。

【延伸阅读】

茭白,又名“菰米”“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形如蒲苇,野生,多长于陂泽河边,南北方皆有生长。《周礼》中将“菰米”与“黍、麦、稻、菽”并列为“六谷”。

古代主要采食其籽粒,作为粮食作物栽培。唐末,水稻在我国大面积种植,成为人们的主食。茭草就很少采籽,以至从谷物中逐渐分离,成为一种风味特殊、营养丰富的蔬菜。

【名家杂论】

茭白是中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与莼菜、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茭白青翠修长,亭亭玉立。剥去外壳,茭白色白如玉,清脆滑甜,被誉为“美人腿”。

少为人知的是,茭白在很早的时候,其实叫菰,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后来,田里的部分菰染病,没有抽穗。这一年,粮食歉收,但那些没接穗的菰根茎部不断膨大,形成了肉质茎。在绝望与饥饿中,勇敢的人们第一次食用了茎干肥大白嫩鲜美的茭白,后来,人们特地培育这种菰,而病菰终于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成为餐桌美味。

早期的粽子是用茭白叶包黍米呈牛角状,称“角黍”。陆游曾经乘船从长江入川,多年后他回忆起当时在船上赏月的场景,写下了《醉中怀江湖旧游偶作短歌》,诗中写道:“散花洲上青山横,野鱼可脍菰可烹。脱冠散发风露冷,卧看江月金盆倾。”船行江上,青山横在散花洲上。钓上野鱼可以和茭白烹饪,脱去帽子感受江中寒风。卧在船中看那水中的明月。想来惬意。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