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筒

香筒旧者有李文甫所制,中雕花鸟竹石,略以古简为贵。若太涉脂粉,或雕镂故事人物,便称俗品,亦不必置怀袖间。

【译文】

香筒,有李文甫制老款香筒,其上雕刻花鸟竹石,以古朴简约为贵。如果脂粉气太浓或者雕刻过多人物故事,便成了俗品,也不必揣在怀里或者衣袖里了。

【延伸阅读】

香筒,筒式香薰。流行于明清之际,因线香而盛行,所以香筒也称“香笼”“香插”或“香亭”。

香筒多为长而直的圆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镂空成各种花样,筒内设有小插管,以便于安放香料。

清代褚礼堂在《竹刻脞语》中记载了用截竹做香筒的制作方法。把直径约一寸余的竹子截成七八寸长,用檀木做底,把山水人物刻在筒壁上就制成了香筒。一般将特制香料或香花放入筒内,使香气从筒壁、筒盖的气孔中溢出。除竹子外,檀木、黄杨木、铜、玉等质料也已出现,并成为人们喜爱的品种。

【名家杂论】

香道、茶道、花道,历来是“雅事中的雅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得气、得神、得道的不同境界。“闻香识人”也被传为佳话。

香筒是古代富贵人家净化空气的一种室内用具,将特制的香料或是香花放入香筒内,香气便从筒壁、筒盖的气孔中溢出。古时的添香方式有两种:一是用火焚烧香料取其香烟,二是将香料置于器皿中慢慢挥发香气。一般焚香用具多为陶瓷、金属等材质所制,而竹木等不耐高温的材料则制成装放香料后挥发香气的香筒。

明清两代流行的香筒,造型多为长直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饰镂空花样。筒内通常有一枚小插管,以稳插线香。故宫所藏的明清香筒有明雕竹人物香筒、明白玉龙凤镂空香筒、清象牙雕梅雀香筒及作为插香用的清青花小香筒。

读书焚香,自古就是读书人追求的雅致氛围。因香筒多为文人、闺阁把玩之物,作添香之用的“香筒”对雕刻的艺术水平要求也高。文人好雅趣,燃香于筒内,烟雾氤氲中,或挥笔,或阅籍,其乐无穷;闺阁女子多情,盛花或香料于其中,香气透过玲珑剔透的筒壁缕缕散发,闺阁内香暖素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