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书 画

此卷为收藏和品评书画之用。详细叙述书画类别区分、装裱制作、鉴别真伪、收藏维护、品评优劣等级之法。

金生于山,珠产于渊,取之不穷,犹为天下所珍惜。况书画在宇宙,岁月既久,名人艺士,不能复生,可不珍秘宝爱?一入俗子之手,动见劳辱〔1〕,卷舒失所,操揉燥裂,真书画之厄也。故有收藏而未能识鉴,识鉴而不善阅玩,阅玩而不能装褫〔2〕,装褫而不能铨次〔3〕,皆非能真蓄书画者。又蓄聚既多,妍蚩〔4〕混杂,甲乙次第,毫不可讹。若使真赝并陈,新旧错出,如入贾胡肆〔5〕中,有何趣味!所藏必有晋、唐、宋、元名迹,乃称博古;若徒取近代纸墨,较量真伪,心无真赏,以耳为目,手执卷轴,口论贵贱,真恶道也。志《书画第五》。

【注释】

〔1〕劳辱:频繁取置,不加爱护。

〔2〕装褫:装裱。

〔3〕铨次:选择分别等次。

〔4〕妍蚩:蚩同媸。妍,美好;蚩,丑陋。

〔5〕贾胡肆:贾,商人。胡,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肆,店铺。

【译文】

金石出自山里,珍珠产于深渊,天赐之物取之不尽,尚为天下人珍惜。何况书画存世已久,名人艺士,不能复生,能不珍藏爱护吗?这些书画一旦流落到附庸风雅的凡夫俗子之手,动辄随意乱翻,卷页不整,揉搓破裂,这真是书画的厄运啊。所以,能收藏却不能鉴别,能鉴别却不能赏玩,能赏玩却不能装裱修补,能装裱修补却不能分别等级,都不是真正收藏书画的。收藏多了,难免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各个等级的作品,应区分级别,不能有一点差错。如果真伪并存,新旧皆有,就像进了胡人开的书画铺子,又有什么趣味可言呢?所藏之物里一定要有晋、唐、宋、元名士真迹,才称得上博古;如果仅仅是收藏一些近代的书画作品,考量真伪,无心真正品味欣赏,仅凭道听途说,常常手里拿着一幅卷轴就随意指点评价,这些都是不正之道啊。记《书画第五》。

【延伸阅读】

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爱藏书尽人皆知。说其爱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甚至“尽毁其家以为书”,至于他以一座庄园换一部宋版《两汉书》,历来传为佳话。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志趣相投、同研金石,遇到古人书画和夏商周三代古器,必出重金以购买,甚至“不惜脱衣市易”,也在中国收藏史上传为佳话。

古人的收藏行为有的迂腐,有的诙谐,有的虔诚,有的悲壮,这些行为虽已属过去,但痴迷收藏的种子流播下来。只要有收藏,自然会有一代又一代的藏家把收藏的故事演绎下去。

【名家杂论】

在与古玩字画为伴的世界里,怎样的学富五车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怎样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弹指一瞬。人生百年过客,有人执迷于物,有人藏物寄情,也有人超然物外,宠辱偕忘。有过妙手偶得,狂喜而夜不能寐;有过神秘而不示人,或得意而显耀于世;有过失之交臂,捶胸顿足或长吁短叹……境界不同而领悟殊异,想来耐人寻味。

收藏的第一种境界便是藏物,藏的是财富。把收藏当成一种敛财手段,这是最低级的境界。收藏的第二种境界是藏艺,藏的是文化。收藏本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真正的藏家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收藏的第三种境界是藏心,藏的是人生。把收藏物品上升为收藏人生,把收藏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对各类藏品不断追根溯源、探微索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博学多识,积累传承,同时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和修养,最终在收藏中顿悟人生的真谛,成为一个智者和哲人。这才是收藏的高境界。

藏心归根结底藏的还是人的欲望,人的功利心,人性之中恶的部分。“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真正的收藏大家必定是曾经沧海,过尽千帆而宠辱不惊,希望自己的藏物能够藏有所居,启迪后人,才是有高境界的大藏家最大的心愿。

文震亨在明亡时,不肯受降清人,绝食而死。如果他泉下有知,看到自己呕心沥血所著《长物志》被官方民间视为圭臬,亦当含笑。

卷五书 画 - 图1

█〔北宋〕米芾 公议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