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细藤者佳,方广二尺四寸,以皂绢缀檐〔1〕,山行以遮风日;又有叶笠、羽笠,此皆方物,非可常用。

【注释】

〔1〕缀檐:用材料缝制边缘。

【译文】

斗笠,以细藤制为好,直径二尺四寸,用皂绢包裹边沿,爬山时可遮挡风雨和日头,也有用竹叶制的斗笠和动物羽毛制的斗笠,都是地方特产,不能作日常之用。

【延伸阅读】

斗笠,又名笠、笠子、笠帽、箬笠,用莎草、芦柴、竹篾、竹箬、麦秆或棕叶制成,圆形尖顶,麻绳束颌,晴天遮阳,雨天挡雨。斗笠工艺起源于汉,成熟于明,在清代进入鼎盛期,从最初遮风挡雨的劳动工具逐渐演变为后来的信物、礼品和工艺品。

斗笠多用竹篾编织而成,呈圆锥体状,造型美观,工艺繁杂,用材考究。最大斗笠直径可达10米,最小的仅20公分(1公分=1厘米)。从竹子到成品,一个斗笠要经过70多道工序。

【名家杂论】

制作斗笠有砍竹、削篾、打面子、编里子、修边插头、夹箬叶、“打三彩”、织顶等十多道工序。古时制斗笠须上山砍来毛竹,用厚重的篾刀劈出竹片,去掉里层竹囊,再切成细片。编时从帽顶编起,先编经条,再编纬线。细篾相互交叉,顺时针一圈加一圈往前编去,形成一排排六角的笠格。圆锥形的笠帽成型后,数十条细篾折向四周伸展开来,“笠轮”频转,“篾环”漫舞,编好笠格后装填夹层的箬叶。箬叶是箬竹的叶子,铺箬叶时首先要竖着往外铺,边沿相互重叠,既不太密,也不能太稀。箬叶铺好,修边缘,用更细的篾皮条锁边,一顶斗笠就编好了。

最帅气拉风的斗笠,可以做武林高手的暗器。往空中一掷,旋转飞行,直奔对方命门,瞬间毙命。从《诗经》里的“何蓑何笠”到只在舞台或影视剧里做道具、早已过气的斗笠,却以另一种形式活在文字里,连同对故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