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兰出自闽中〔1〕者为上,叶如剑芒,花高于叶,《离骚》所谓“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者是也。次则贛州者亦佳,此俱山斋所不可少,然每处仅可置一盆,多则类虎丘花市。盆盎须觅旧龙泉〔2〕、钧州〔3〕、内府〔4〕、供春〔5〕绝大者,忌用花缸、牛腿〔6〕诸俗制。四时培植,春日叶芽已发,盆土已肥,不可沃肥水,常以尘帚拂拭其叶,勿令尘垢;夏日花开叶嫩,勿以手揺动,待其长茂,然后拂拭;秋则微拨开根土,以米泔水少许注根下,勿渍污叶上;冬则安顿向阳暖室,天晴无风舁出〔7〕,时时以盆转动,四面令匀,午后即收入,勿令霜雪侵之。若叶黑无花,则阴多故也。治蚁虱,惟以大盆或缸盛水,浸逼花盆,则蚁自去。又治叶虱如白点,以水一盆,滴香油少许于内,用棉蘸水拂拭,亦自去矣。此艺兰简便法也。又有一种出杭州者,曰“杭兰”;出阳羡〔8〕山中者,名“兴兰”;一干数花者,曰蕙,此皆可移植石岩之下,须得彼中原土,则岁岁发花。珍珠、风兰,俱不入品。箬兰,其叶如箬,似兰无馨,草花奇种。金粟兰名“赛兰”,香特甚。

picture

【注释】

〔1〕闽中:指福建。唐朝中期以前,“闽中”即“闽”的称呼。

〔2〕龙泉:指龙泉窑出产的陶器。龙泉窑是宋代著名的瓷窑,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3〕钧州:指钧窑瓷器。钧窑地处河南禹县古均台和神镇一带。

〔4〕内府:指内府款瓷器。多见于元代磁州窑系梅瓶。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内府在景德镇烧制官窑瓷器,永宣以后极少再题“内府”款。

〔5〕供春:指“供春壶”,是宜兴紫砂壶中的精品。供春是做紫砂壶的鼻祖,为明正德、嘉靖年间的人,他烧制出了名闻遐迩的紫砂茶壶。

〔6〕牛腿:牛腿盆,指带四足的长方形花盆。

〔7〕舁出:抬出来。

〔8〕阳羡:今宜兴一带,宜兴古称“阳羡”。

【译文】

产于福建的兰花为上品,叶如剑锋,花高于叶,《离骚》所谓“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就是这种兰花。其次,江西贛州出产的兰花,也不错,这两种都是山中书房所必不可少的,然而每处只可以放置一盆,多了就像虎丘的花市。花盆要选龙泉、钧州、内府、供春等民窑出产的最大号花盆,忌用花缸、牛腿盆等俗气的花盆。四季培植,春天兰花发芽,花盆中的土已经很肥,不可以再施肥水,常常用尘帚来拂拭兰花的叶子,不能积存灰尘污垢;夏天兰花绽放,叶子娇嫩,切勿以手揺动花株,等待花叶长得茂盛,然后拂拭灰尘;秋天则轻轻松开根部的土,用淘米水少许浇灌根下,不要渍污到叶子上;冬天则将花盆安顿在向阳的暖室内,晴朗无风天就搬到室外,不时转动花盆,让花的四面均匀受光照,午后即收回室内,避免发生霜冻。如果叶子黑,不开花,则是缺少阳光的缘故。要治花上长的蚁虱,用大盆或缸装上水,把花盆浸入其中,则虫蚁自然离去;治像白点一样的叶虱,准备一盆水,滴入少许香油,用棉花蘸水来擦拭,叶虱也自然除去。这些是种兰花的简便方法。又有一种产自杭州的兰花,称“杭兰”;产自宜兴阳羡山中的,名为“兴兰”;一枝开数朵花的称“蕙兰”,这些都可以移植到石岩下,只要使用原土,就会年年开花。珍珠、风兰都是不入流的品种。箬兰的叶子像竹叶,像兰花而无馨香,是草花中的奇异品种。金粟兰名为“赛兰”,香味特别浓郁。

【延伸阅读】

南宋赵时庚在《金漳兰谱》中,记述自己年幼时,“赵翁书院”初见兰花的惊艳之情:“回峰转向,依山叠石,尽植花木,丛杂其间。繁阴之地,环列兰花,掩映左右,以为游憩养疴之地。于时尚少,日在其中,每见其花好之。艳丽之状,清香之夐,目不能舍,手不能释,即询其名,默而识之,是以酷爱之心,殆几成癖。”赵时庚为南宋宗室成员,自幼生活条件优越,常在花园中观赏兰花。他家花园内,有一片繁阴之地,环境幽雅,兰花掩映,被作为优游疗养之地。兰花的馨香美好,在这位少年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从此爱兰成癖,被后世称为“兰花鼻祖”。

【名家杂论】

兰花是兰属植物的总称,这类植物至少有750多属,超过20000种,广泛分布于全球,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近200属,1200多种,以及许多亚种、变种和变型。

中国的兰花文化源远流长。孔子赏兰于幽谷,曰:“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古人起初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中,开始以兰花点缀庭园。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宋代的艺兰业颇发达,有关艺兰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

南宋的赵时庚撰写的《金漳兰谱》,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书中对紫兰和白兰的30多个品种做了简述,并论及兰花的品位。王贵学写了《王氏兰谱》一书,对兰花做了更详细的描述。宋代赵时庚写《兰谱奥法》一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此时有关兰花的书籍、画册数目较多,如张应民的《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书中都有关于兰花的记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用途都有论述。

清代艺兰专著更多,如浙江嘉兴人许羹梅的《兰蕙同心录》,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民国时,浙江杭县人吴恩元出版了《兰蕙小史》,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做了介绍,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百余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