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得小匾葫芦,大不过四五寸,而小者半之,以水磨其中、布擦其外,光彩莹洁,水湿不变,尘污不染,用以悬挂杖头及树根禅椅之上,俱可。更有二瓢并生者,有可为冠者,俱雅。其长腰、鹭鸶、曲项,俱不可用。

【译文】

瓢,得用小而扁的葫芦制作,大者四五寸,而小者二三寸,用水冲磨内壁,用布擦拭外表,使瓢光亮滑溜,水浸不变形,不沾染尘污,悬挂在手杖上、用树根雕刻的禅椅上都可以。还有两瓢共生的、可做帽子的,都很雅致。至于长腰形、鹭鸶形、弯脖子的葫芦,都不能用。

【延伸阅读】

明朝高濂《遵生八笺》云:“瘿瓢,有形如芝者,有如瓢者,山人家携带以饮泉。大不过五六寸,而小者半之。唯以水磨其中,布擦其外,光彩如漆,明亮烛人,虽水湿而不变,尘污而不受,庶入精妙鉴赏。”

瓢多用葫芦干壳做成,用锯子锯开后得到两半,一般用来舀水作水瓢用。《辞源》上对“瓢”的解释是: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盛酒器。

唐人张说《咏瓢》诗有“美酒悬酌瓢”;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中写道:“瓢饮唯三径,岩栖在百层。”由此观之,瓢除了舀水,更多做盛酒的容器。《论语》上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由此而产生的“瓢箪”用来比喻安贫乐道的生活。

【名家杂论】

清代画家黄慎,极其喜爱瓢,自号“瘿瓢山人”。这位“扬州八怪”中“怪而不怪,艺传百代”的诗书画全能丹青妙手对瓢的喜爱,达到了成嗜成癖的地步,流传下来的关于他的画像就是左手握瓢,右手持笔,正伸向瓢中蘸墨,准备挥笔作画。

40岁那年,黄慎把一只质地坚硬、木纹细碎的树瘿从中间破开再挖空,刳制了一只瘿瓢,腹沿上刻有草书“雍正四年黄慎制”,口外沿尖端镌小八分书“瘿瓢”二字,此后这只瓢一直伴其左右。黄慎幼年丧父,学成后几番漂泊,卖画为生,这个一生布衣的画圣,画了无数的乞丐、贫僧、渔翁等和他一样的底层平民,只不过他的精神在高处,他的理想在远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也许郑板桥才是最懂他的知音吧。

瓢 - 图1

█〔明〕青花海水龙纹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