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沉香质重,劈开如墨色者佳,不在沉水,好速亦能沉。以隔火炙过,取焦者别置一器,焚以熏衣被。曾见世庙有水磨雕刻龙凤者,大二寸许,盖醮坛〔1〕中物,此仅可供玩。

【注释】

〔1〕醮坛:道士祈祷所用的祭坛。

【译文】

沉香质地厚重,劈开颜色如墨者是上品,通常以沉水程度判断其好坏,但好速香也能沉入水中。沉香需隔火熏烤,将烧焦的另置容器中,点着以熏衣服被褥。曾见过嘉靖年间制作的一件雕龙刻凤的水磨沉香,大二寸多,是道士祭坛之物,只能供人赏玩。

【延伸阅读】

沉香黑色芳香,脂膏凝结为块,入水能沉,故称“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古人常说“沉檀龙麝”,“沉”即沉香,为众香之首。

沉香品种、等级很多,《本草纲目》以沉香含油量的多寡、沉香的沉水程度,来决定其品级的好坏,“木之心节置水中,能沉水者名沉香,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

从香品论,由自然腐朽凝结而成的,称为“熟结”,其木枯死腐烂脱落,成“死沉”;被刀斧砍伐而生的膏脂则为“生结”。结香后树仍然具有生命,即“活沉”。其木若遭虫蛀食,其膏脂凝结成的沉香被称为虫漏。倒伏于土中的被称为“土沉”,倒伏于沼泽的称为“水沉”。在越南,沉香出自原始沼泽,同一块沉香,上半是土沉,下部是水沉者也不少见。

以产地论,沉香有“本土”与“外番”之说。东印度和南洋一带均产沉香,而中国海南古称崖州,本地沉香有“崖香”之称,一枝独秀,力压百香,文人士大夫府中的香炉腾逸的即“崖香”。

【名家杂论】

《说文解字》载:“香,气芬芳也。”自古香料“沉檀龙麝”,沉香居首,档次最高。

魏晋以降,香之用多为庙堂权贵焚熏涂享。《世说新语·汰侈》记载“石崇斗富”时,描写过他家的厕所,“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一天,崇尚朴素的尚书郎刘寔去石崇家,“如厕,见有绛纹帐,茵褥甚丽,两婢持香囊,寔便退,笑谓崇曰‘误入卿内耳’,崇曰‘是厕耳’。寔曰‘贫士不能若此’。”刘寔说,不好意思,进了你家卧室了。石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忙解释:不不不,是厕所。

宋明以来,民间用香普兴繁盛,百姓聚集的茶馆里除了要有茶博士,还有香婆,茶香两脉至此交融叠汇。焚香考验着闻香人的心性。炉火微调,要添香频频。闺中女子弄香,文人词中起意:“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花如雪,看看又是,黄昏时节。无言独自添香鸭,相思情绪无人说。无人说,照人只有,西楼斜月。”香鸭即鸭形熏香小炉,铜质镀金者,亦称金鸭。明人陈洪绶所画《斜倚熏笼图》则直接反映了古代上层社会衣褥熏香的习俗:妇人懒拥被,斜倚竹熏笼,笼下熏炉香且暖,衾褥得芬芳。

清代用香之盛从《红楼梦》可窥一斑:大观园中处处焚着百合香,元妃省亲,仪仗中有手提香炉焚香开道;贾府计时用更香,林黛玉灯谜“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也是更香;酒醉的刘姥姥误入贾宝玉卧室,袭人“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说明沉香熏被的风行。

痴情才子纳兰性德在《如梦令》中谈到令人步履生香的香屧:“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穿上用香木制作,盛放香囊、香粉的香屧,所过处暗香袭人,恰应了洒香之鞋的美名。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