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画〔1〕

宋画院众工,凡作一画,必先呈稿本,然后上真〔2〕,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皆是无名者。今内府所画水陆及佛像亦然,金碧辉灿,亦奇物也。今人见无名人画,辄以形似,填写名款,觅高价,如见牛必戴嵩,见马必韩幹之类,皆为可笑。

院画〔1〕 - 图1

█〔唐〕戴嵩 斗牛图

【注释】

〔1〕院画:中国传统画的一种,狭义指中国古代皇室宫廷画家的绘画作品,广义则包括宫廷绘画在内和受到宫廷绘画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类别,院体画在宋朝最为鼎盛,后也专指南宋画院作品。

〔2〕上真:上墨、上色。

【译文】

宋朝画院的画工,每作一画,须预呈画本初稿,通过后再上墨着色,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的画工皆非名人。本朝皇室所画水陆道场及大尊佛像也是如此,金碧辉煌,倒也称得上是奇物。今人发现无名画作,就以形似而填上名家落款,以求高价,比如见画牛的一定题为戴嵩,见画马的一定写韩幹的名字,很可笑。

【延伸阅读】

我国宫廷很早就有画师供职,两宋画院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画院最隆盛的时代,而它的画院制度也是最为完备的。

赵佶在位期间,大力提倡院画,网罗绘画人才。画家进入画院作画,须经考试。考试题目也很有趣,多摘取前人诗句,让考生现场构图。

如“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人自作聪明画了一匹马踏着花丛飞奔而去,但是一片狼藉,美丽的花朵被踏得稀烂。另一幅也是画的一匹奔马,并不见花,只见一只蝴蝶随着马蹄翩翩飞舞,把“香”字点了出来。

还有“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独占鳌头的是画一片绿柳丛中掩映着一处亭阁,一个美女正在凭栏观春色。

【名家杂论】

宋代建立的翰林图画院,除培养了众多画家外,对今天的美术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借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宋代画院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待遇优厚,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高,加上“院长”赵佶对画院创作的指导和关怀,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最为繁荣。

我们可以从赵佶的两件逸事管窥宋朝的画风。

有一座殿修筑完成,名手的壁画都没有引起赵佶的重视,他只注意某殿前廊拱眼中,一个年轻画家画的斜枝月季花。他认为这斜枝月季花最好,因为月季花四时朝暮,花蕊花叶都不相同,而这枝月季花是表现春季中午时候的姿态。

又一次赵佶让画家们画孔雀升墩屏障,画了几次都不满意,后来他指出:“孔雀升高,必先举左”,孔雀开屏一定先举左脚,而画家们画的都是举右脚。

赵佶的指点直接引领了当时画院的流行风格,即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观察和巧妙表达的作风。不过,因为院画代表着宫廷皇室的总体认识,往往缺乏画家个性因素,对画家个人来说,当“吾意”与“上意”相违时,创作便受到压抑。院画的审美标准掌握在皇帝手中,宋代皇帝的艺术趣味和水准较高,尚是幸事。倘若碰上欣赏水准不高的帝王,那就难说了。

赵佶的另一贡献便是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